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历史
题目
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答案: C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说明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考查内容为洋务派的思想。张之洞为洋务派代表人物,不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他创办的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均为民用企业,排除A;据“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可进一步证明为民用企业,排除B、D。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历史 试题推荐
历史 试卷推荐
陕西省咸阳百灵学校2020-2021年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免费在线检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练习1
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考试(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
2018-2019年高一前半期期中联考历史免费试卷完整版(四川省蓉城推荐)
全国2018年高二历史下半期课时练习完整试卷
2019-2020年高二下册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河北省秦皇岛市)
沁县中学2018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测验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高一上半年期中考试历史在线测验完整版(2018-2019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
山东高三历史月考测验(2019年上学期)完整试卷
2015届高二上册期末考试历史考试完整版(天津市红桥区)
最近更新
下列成语出自淝水之战的有 () ①风声鹤唳 ②三顾茅庐 ③纸上谈兵 ④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生长在非洲荒漠地带的依米花,默默无闻,许多旅人以为它只是一株草而已。但是,它会
乙炔(C2H2)是一种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在实验室里,实验室制取乙炔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是() A.排水法 B
奉献是一种精神。我们可用“ , ”来颂扬这种精神。
某容器真空时,称量其质量为60.4g,此容器充满N2时总质量为66.0g,在相同状况下,充满另一气体时,总质量为70g,
妈妈烘培蛋糕时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分子体积很小 B.分子间间隔很小 C.分
现代科技的高度快速发展离不开C和Si元素。 (1)写出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疏浚 竣工以儆效尤不能越雷池一步 B.奖掖 赋与翻然醒悟小不忍
默写填空(8分) ① 子曰:“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
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个化工厂。它们排放的澄清工业废水中,共含有Na+、Ag+、Fe3+、C1-、OH- 、NO3- 六种
2009年10月16日上午,海峡两岸环渤海经贸合作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出席论坛的有关专家表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
《资治通鉴》记载:西汉初期,匈奴“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然尚贪乐关市(边境贸易),嗜汉财务,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
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生态因素对该种群的影响没有作用 B.种群的增长率保持
在杨辉三角形中,第15行的第4个数不等于( )A. B. C.
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叉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
若函数f(x)=ax+2a+1的值在-1≤x≤1时有正也有负,则实数a的范围是________。
如图所示,一绝热的内壁光滑的厚壁容器装有一个大气压的空气,它的一端通过胶塞插进一支灵敏温度计和一根气针;另一端有一可移动
已知抛物线上一点M(1,m)到其焦点的距离为5,则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 A. B.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这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话剧,通过人物的矛盾冲突,深刻地揭示了新与旧、美与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