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常有人勉励青年要无所畏惧,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也有人教诲青年,人生在世,也当有所畏惧。 有人天不怕地不怕,敢说敢做;有人畏首畏尾。谨小慎微。 有人说“无私者无畏”,有人说“无耻者无畏”,还有人说“无知者无畏”。 对于以上问题,你有什么样的经历、思考和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答案: 无所“畏” 21世纪的今天,跆拳道、散打、击剑等一些运动已经成为时尚,大大小小的健身房随处可见。那些精力充沛的年轻人,都希望炼就健康强壮的体魄,有朝一日能够行侠仗义。无所畏惧。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则故事:在被茫茫大雪覆盖的一片森林中,伐木工人李康正奋力地锯着一棵粗壮的雪杉。突然,一个躲闪不及。他被树干砸倒,当场就昏了过去。等他醒来时,太阳快下山了。他挣扎着想爬起来,却发现自己的一条腿已被牢牢地压住。他大声呼喊着,可是工友们都已下班回家了。森林中,只有他的声音在孤独地回荡着。怎么办?此时此刻,对于李康来说,生命就像夕阳的余辉,在一点点、一点点地流逝着。于是,他又一次举起了电锯,不是对着树,而是对准了自己的腿……就这样,李康用一条腿换回了自己的生命。 想想那锋利的锯刀,想想主人公毫无畏惧的举动,我们又怎能不有所触动乃至掌力刚强呢? 如果说失去一盘腿还不能说明什么,那么在个人生命与国家利益中选择后者的人,能不能称为毫无畏惧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前苏联的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实验中,宇航员在返回途中发现减速器竟然无法使用,飞行器上所有的一切都将化为灰烬。冷静之余。他立即与地面控制中心取得联系,汇报了此次飞行所测得的一系列数据、资料,并及时地传送了过去。干完这一切后。只剩下几分钟了,他才提出飞船出了故障,要求同师长、妻儿等通话,并告诫自己的孩子今后凡事都应仔细,因为这次事故就是小数点后面一位数不精确所导致的…… 当飞船即将与地球长久地拥抱时,他没有用最后的几十分钟来为自己寻找一条生路,而是将宝贵的资料整理并发送回地球,因为他知道所有这一切耗费了无数科学家的心血,耗资巨大,不能就这样化为乌有。 当飞船与地球相拥时。再剧烈的火花也无法遮盖这位宇航员大无畏精神所折射出的光芒,再深的洞坑也比不上他在我们心中留下的印记深刻。 今天,或许我们不会面临用一条腿来换回整个生命的选择,我们也无须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做一回烈士。但在现实生活中,挫折、困难等都是接踵而至的,比如高者。不就是横亘在你我面前的一道坎吗?面对困厄,决不要做一颗圆润的小石子。得过且过;我们应当学会刚强,勇于迎接严峻的挑战。做一个决不轻言放弃的无所“畏”的强者。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写作范围比较宽泛。以下思路可供参考:一、着眼于“常有人勉励青年要无所畏惧,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颂扬一种排除万难、锐意进取的精神。二、落笔于“人生在世,也当有所畏惧”,阐明人应当“畏”什么(回答可以是“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尊严”等;可联系孔子的名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以及为什么要畏惧。三、辩证分析,提倡在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勇士的同时,存留一份敬畏之心。四、发挥想象,编写一个关于“无私者无畏”(或“无知者无畏”)的生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