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物理
题目
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木块均在固定的斜面上运动,其中图A、B、C中的斜面是光滑的,图D中的斜面是粗糙的,图A、B中的F为木块所受的外力,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图A、B、D中的木块向下运动,图C中的木块向上运动.在这四个图所示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答案:C解析:A、B两图有外力对物体做功,机械能不守恒.D图中物体与斜面间摩擦力对物体做功.只有C图无任何外力对物体做功(除重力),C正确.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物理 试题推荐
物理 试卷推荐
天门市2019年高一物理下期期末考试附答案与解析
毕节市2018年高一物理上期月考测验附答案与解析
2017-2018年高二上物理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上海市七宝高中)
瓮安第二中学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考试完整版(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
高二6月理科综合物理题带答案和解析(2019-2020年广西田阳高中)
2021届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题带参考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半年期中考试物理免费试卷(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
常德市2018年高三上半年物理月考测验在线答题
2021届广东省河源市高三12月阶段性大联考物理在线考试题免费练习
最近更新
光导纤维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人科学家高锟。组成光导纤维的
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第二份加入足量的盐酸,若放出的氢气的体积相等(同温同压)。则两份铝粉的质量比
如图,⊙O的半径为10cm,弦AB∥CD,AB=16cm,CD=12cm,圆心O位于AB、CD的上方,求AB和CD间的距
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是 极(填“S”或“N”);电源的右端是 极(填“正”或“负”)。
You _______ wake me up when you come in. A.have better not
在直角坐标系中,用线段顺次连结点(-2,0),(0,3),(3,3),(4,0),(-2,0), (1)这是一个什么图形
摩尔根从野生果蝇培养瓶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性个体。他将白眼 ♂与红眼♀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眼。再让F1红眼果蝇相互交配,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演绎”过程的是() A.若遗传因子
“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
已知集合M={x|-<x<,x∈Z},则下列集合是集合M的子集的为() A.P={-3,0,1} B.Q={
在△ABC中,,,,则_______.
1.依此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_____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气温(单位:℃)分布剖面示意图,P、Q为两个工业城市。读图回答问题: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如图,口ABCD中,点E在边AD上,以BE为折痕,将△ABE向上翻折,点A正好落在CD上的点F,若△FDE的周长为8,△
在论及元杂剧时,明朝的王骥德感叹:k“(文人的贫穷)由天地开辟以来,……,俟夷狄立中华,于是诸词人一时林立。”此话反映了
某地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地的地理位置是 A.20°W经线与0°纬线的交点
某地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2014年9月23日这一天对该校附近5米高的电线杆的影子进行测量,并绘制了电线杆影长随时间变化曲线
人体吸入空气,排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为了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且不是来自于空气,某学校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
. Lucy’s new job paid twice as much as she had made _______
商鞅在秦国变法,后人多以‘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加以评论,这主要是因为 A、秦孝公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