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请回答: (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______。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_______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_____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_,甲组水样中的O2含量____ 于乙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的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答案: (1)N、P等元素 阳光 氧 (2)乙 由于蓝藻等夜晚呼吸产生大量CO2,CO2与水结合产生碳酸后使水的pH下降 大 蓝藻等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O2,使水中含O2量上升 (3)蓝藻 浮游动物 鱼(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大量污水进入湖泊,使水体中的N、P等元素增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中的蓝藻会爆发性增殖,增加耗氧量、争夺水体空间,使其他水生植物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导致光合作用减弱或停止,进而导致湖泊水中的溶解氧缺乏,生物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而死亡。白天蓝藻进行光合作用,使氧气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消耗量,水体中含氧量增加;夜晚则只进行呼吸作用,使水中的含氧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溶于水,使水的pH下降。在该生态系统中,蓝藻处于生产者的地位,浮游动物、鱼和人属于消费者。由于生物的富集作用,毒素在食物链(蓝藻→浮游动物→鱼→人)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