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材料分析题(20分) 1.材料一:下面是权威部门的一组统计数据:第一组:我国的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占8%,而发达国家占40%;第二组:我国几乎全部的光纤制造装备,85%的集成电路制造装备,80%的石油化工制造装备,70%的数控机床,95%的医疗装备等许多大型装备依赖进口;第三组:我国的国际论文产出仅占世界的4.38%,论文引用数仅排在世界第20位。 材料二:在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了“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明确任务,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目标任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请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2)你能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些具体事例吗?(请列举至少三例。6分) (3)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些什么?(8分) (4)请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两条宣传标语。(4分)   答案:  (1)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较差(或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2)如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成功、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升空等 (3)①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②想象是创新的先导;③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④进行创新,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积累。我们中学生应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⑤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也需要创新,创新学习方法,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才能构建合理有效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⑥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学以致用,勇于实践。 (4)如,自主创新,人才为本;创新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等等。 解析: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所给材料,找到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回答 第一问。第二问属于时政题。 第三、四问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开放,围绕要求正确作答。  
道德与法治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