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中共十七大报告 材料二 1998-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材料三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挂牌仪式 材料四 2007年,我国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六大民主领域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因素之后,城镇居民实际增长约13%,超过GDP增长速度;农民增长约8%。 ——国家统计局网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历史性变化”的伟大起点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二,概述“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 (2)从管理体制和所有制改革两方面,比较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之处。中国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3)中共十四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材料三表明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发生了什么的新变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从材料四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简要分析其成因。
答案: (1)起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变化:①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②经济(或国内生产总值、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持续稳定高速增长。 (2)相同:①管理体制方面,国家实行宏观调控、间接管理的体制(或都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允许产品进入市场、自由买卖。) ②所有制方面,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标志:上海浦东开发(开放)。 (3)新变化:①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 ②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信息: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原因:改革开放解放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或政府重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