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 (1)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属于酯类化合物,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请用笔在图中将酯基圈出来。___________ (2)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流程如下: 研究团队经历了使用不同溶剂和不同温度的探究过程,实验结果如下: 溶剂 水 乙醇 乙醚 沸点/℃ 100 78 35 提取效率 几乎为0 35% 95% ①用水作溶剂,提取无效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研究发现,青蒿素分子中的某个基团对热不稳定,据此分析用乙醚作溶剂,提取效率高于乙醇的原因是______。 (3)研究还发现,将青蒿素通过下面反应转化为水溶性增强的双氢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效果更好。 ①NaBH4的作用是______。 ②从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角度推测双氢青蒿素疗效更好的原因_______。 (4)提取并转化青蒿素治疗疟疾的过程中,应考虑物质的______、_____等性质。 答案:【答案】    (1).     (2). 青蒿素难溶于水    (3). 由于乙醚沸点比较低,蒸馏提取所需温度较低,可保护-O-O-键不被破坏    (4). 还原(加成)    (5). 双氢青蒿素分子内有羟基,可以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水溶性增强、疗效更好    (6). 溶解性    (7). 热稳定性、沸点(答案合理得分) 【解析】 【详解】(1)酯基的结构为:,则青蒿素分子中酯基的位置如图所示:; (2)①观察青蒿素的分子结构,该分子中不含羟基、羧基、醛基等亲水基团,则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很差; ②青蒿素分子中的醚键热稳定性较差,提取过程中不宜使用较高温度,而乙醚沸点比较低,蒸馏提取所需温度较低,可保护-O-O-键不被破坏; (3)①青蒿素和NaBH4反应后,羰基变为了醇羟基,则NaBH4的还原(加氢); ②相比于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分子内有羟基,可以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水溶性增强、疗效更好; (4)根据题(2)、(3)可知,该过程中,应考虑物质的溶解性、热稳定性、沸点等性质。
化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