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北京时间2005年1月6日我国第13亿个小公民于6日零时2分诞生于北京妇产医院。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等手段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使中国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从1970年的33.43‰下降到2003年的12.41‰,自然增长率从25.83‰下降到6.01‰。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二十世纪末把中国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的目标推迟四年到来。 材料二:2004年7月10日在武汉纪念“世界人口日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 现象,在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一方面,庞大的人口压力和传统工业调整催生出大量再就业人口,另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却在闹“民工荒”。 材料三:上海市连续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2004年调整了计划生育政策,有计划地安排部分夫妻生育第二胎,且取消两胎的生育间隔,同时对终生不愿生育的夫妻不再奖励。 (1)从中国人口金字塔中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三个明显的低谷,其中B低谷的出现的产生原因是                   ,A低谷对应的时段是                    。 (2)材料中提及到“后人口转变时期”和我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这里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            (人口再生产类型),其特点是           。“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 是指                         (3)分析说明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的原因? (4)“未富先老”说明了什么现象的产生?这种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 (5)上海市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负增长                     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失调 C.老龄人口增长快,社会福利压力大 D.社会经济发达,劳动力相对不足   答案: (1)70年代初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  1959-61年期间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2)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型向接近现代型和现代型的转变  (3)“留守小孩”、“留守家庭”是由于大量民工和家庭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和经商引起的  (4)“未富先老”表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  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赡养费用增加,负担加重,老年人的医疗保健  
地理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