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基础实验】图1是制取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 (1)若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氨气的装置是 ,化学方程式为 . (2)检验氨气集满的方法是 ,图1中A装置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3)还可以利用B装置,向盛有固体氢氧化钠的锥形瓶中注入浓氨水快速制得氨气,则注入浓氨水的量至少要 . 【探究实验】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氨气的性质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1)氨气显碱性吗?(2)氨水显碱性吗? 【实验验证】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无色酚酞试液浸润的干燥纸质小花进行图2中A所示的三个实验; 【实验现象】实验Ⅰ和Ⅱ纸花不变色,实验Ⅲ纸花变红 【实验结论】(1)氨气不显碱性,(2)氨水 碱性(填“显”或“不显”). 【查阅资料】图2中B是同学们查阅氨气溶于水后发生变化的情况. 【交流反思】 (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氨水显碱性的原因 ; (2)小军向实验Ⅲ中变红的小花上喷稀盐酸,小花红色逐渐消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根据探究结论可知,能用于干燥氨气的干燥剂是 (填序号). A.生石灰 B.浓硫酸 C.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 【拓展探究】 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小.该兴趣小组增加了如图3所示的探究实验,在U型管A、B两端同时塞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则U型管内产生的现象应为 .
答案:解:【基础实验】 (1)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方程式是: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该反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 (2)氨气是碱性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检验氨气集满的方法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如果试纸变蓝,则证明已满;为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试管,将试管炸裂,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3)向固体氢氧化钠中滴加浓氨水,氢氧化钠吸水,放出大量热,促进NH3•H2O的分解及NH3的挥发逸出;则注入浓氨水的量至少要足量; 【实验结论】氨气不显碱性或者氨气显碱性; 【交流反思】 (1)氨气溶于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故氨水显碱性; (2)在常温下,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HCl═NH4Cl; (3)氨气是碱性气体用碱性干燥剂干燥,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干燥; A、生石灰属于碱性干燥剂,故符合; B、浓硫酸是酸和氨气反应,不能用来干燥剂,故不符合; C、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固体碱性干燥剂,故符合; 【拓展探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的运动速率越慢,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氯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所以生成的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答案: 【基础实验】 (1)A 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2)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如果试纸变蓝,则证明已满 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试管,将试管炸裂 (3)足量 【实验结论】(2)显 【交流反思】 (1)氨气溶于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 (2)NH3+HCl═NH4Cl (3)AC 【拓展探究】生成的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