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8.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4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4分) 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时的壮美景象。(2分)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2分)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及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关键词:海浪、北风、雷、朱楼、山、雨等;第二问要从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角度组织答案。由“如云”“雷”可知,采用了视听结合的角度来渲染景物。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诗歌环境的描写及渲染的氛围,抓住关键词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诗句中的景物描写可得出渲染海滨暴风雨来临时的壮美景象,故烘托的是作者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然后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作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语文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