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实验探究氢气遇到氧气发生爆炸的条件: ①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17) ;在实验室中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18) ;利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以利用下列(19) (选填“甲”或“乙”)装置; ②利用丙装置将氢气、氧气混合气体收集起来,可以观察(20) 数量,通过活塞控制两者气体的比例关系,利用一次性保鲜袋收集混合气体,然后直接点燃保鲜袋。 ③实验共四次,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 1︰2 1︰4 1︰19 1︰39 氢气的体积百分数 33% 20% 5% 3.3% 点燃后现象 爆炸 爆炸 爆炸 保鲜袋燃烧,没有爆炸 由此可见氢气与氧气混合发生爆炸,除要达到燃烧的三个条件外,还和(21) 有关。
答案:【答案】(17)长颈漏斗 (18)2KClO32KCl+3O2↑(19) 甲 (20)气泡 (21)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或:氢气的体积百分数)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仪器的用途和形态确定仪器的名称;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中氯酸钾是反应物,二氧化锰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同时这个反应发生还需要加热的条件,根据这些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锌是固体,稀硫酸是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A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氢氧两种气体在水中经过时都会产生气泡,可以根据产生气泡的多少来判断它们产生气体的数量;爆炸除了要达到燃烧的条件外,还要达到可燃物的爆炸极限即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 考点:氢气的制取与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