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12年8月下旬,南京市进行了民用天然气价格听证会。南京市物价局负责人指出,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要求,结合南京市实际情况,借鉴外地城市的做法和经验,按照疏导上游天然气价格上调与南京市民用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矛盾,同时考虑到群众的承受能力,经过价格成本监审及详细测算,提出了改革听证方案。 南京市民用天然气价格听证方案如下(有删减)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每月每户(≤3人) 价格(元/m3) 每月每户(≤3人) 价格(元/m3) 每月每户(≤3人) 价格(元/m3) 第一阶梯 ≤30 m3 2.35 ≤50 m3 2.50 ≤15 m3 2.20 第二阶梯 30 m3~50 m3 2.55 >50 m3 2.80 15 m3~50 m3 2.60 第三阶梯 >50 m3 2.75 >50 m3 3.00 注:据测算,除方案三第一阶梯家庭没有影响外,其他不同程度都会增加费用。 听证会上4人赞同方案一,5人赞同方案二,10人赞同方案三。单从结果来看,方案三“完胜”方案一和方案二。同时,在听证会上,部分代表提出了疑问,疑问一:听证会数据依据是否准确?疑问二:现有方案能否再进行适当调整?疑问三:阶梯气价是否能按年度累计计算?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视角分析南京市民用天然气价格的调整对居民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9分) (2)针对代表的疑问,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南京市物价局还可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决策的学性。(9分) 答案:【答案】(1)①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因此,天然气价格的调整有利于消费者形成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正确消费观。 ②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因此,天然气价格的调整,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影响生活水平。 ③互为替代关系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因此,天然气价格的调整将推动消费者寻求替代商品。 (2)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②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决策机关通过举行论证会、座谈会等方式,听取专家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 ③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公民在了解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解析】第(1)问考查对价格变动对生活影响的理解。可根据天然气价格变动,从需求弹性、相关商品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第(2)问要注意“决策科学性”,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入手,具体阐明措施。
政治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