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1:“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城市及不同发展阶段的信息变化表”。 第Ⅰ阶段 第Ⅱ阶段 第Ⅲ阶段(近几年) 工业城市状况 以乡镇企业为主 大量装配、加工型外资企业进入 鼓励外企和民企发展;制定较高的企业准入“门槛”;动员一些早期进入的企业转产,或迁往苏中、苏北、安徽等地 材料2:上述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 (1)指出材料2中a地城市化的动力(2分) (2)分析苏中、苏北地区承接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6分)。 (3)推测该市第Ⅲ阶段制定的企业准入“门槛”可能有哪些?(6分)
答案: (1) 工业化(2分) (2)地价便宜、劳动力廉价且充足、基础设施较完善、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政策支持、工业基础好(农业基础好)(任答3点即可,共6分) (3) 污染小,环境效益好;技术含量高;资源能源消耗量小;资金密度大(占地少),符合当地产业规划政策;附加值高。(任答3点即可,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