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其政治领袖就是皇帝,皇位是世袭的。封建(指封邦建国)制度早已推翻。但只皇帝一家是世袭的,这已是中国政治上一项绝大进步。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皇帝和政府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是国家元首、象征国家统一;宰相是政府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政治上一项绝大进步”指的是什么?(6分)这是否意味着“家天下”制度的结束?说明理由。(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 “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的根本原因。(2分)
答案:26.(1)进步:推翻封建制(分封制);结束世卿世禄制度;宗法制不再是新制度的核心。(6分) 肯定:是。理由如下:部落、家族以宗法为核心,以分封为形式控制全国的制度结束。皇帝一人统领全国,官员由皇帝任免的官僚体制建立起来。(6分,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否定:不是。理由如下:皇位世袭,皇帝一家世世代代统治全国,仍是最基本的制度。由皇帝任免的官员实际上是皇帝的奴才,这仍然是皇帝一家的家天下。(6分,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2)历史作用:有利于社会安定;任用有才能的人管理百姓,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克服了分封制的弊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任答两点即给4分)根本原因: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