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科学家通过化学方法处理萌动的拟南芥种子可获得大量突变体,探明了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其简图如图。据图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R蛋白分布于内质网膜上,是乙烯的受体,同时调节酶T的活性    B.E蛋白被剪切后的产物可进入细胞核影响基因的表达 C.无乙烯与R蛋白结合时,酶T有活性,使E蛋白磷酸化   D.酶T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也能出现无乙烯生理反应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活性两种功能,乙烯与R蛋白结合后,酶T的活性被抑制,不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导致E蛋白被剪切,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可调节乙烯相应基因的表达,植株表现有乙烯生理反应。没有乙烯的条件下,酶T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植株表现无乙烯生理反应。 【解答】A、由分析可知:R蛋白分布于内质网膜上。乙烯与R蛋白结合后,酶T的活性被抑制,因此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活性两种功能,A正确; B、乙烯与R蛋白结合后,酶T的活性被抑制,导致E蛋白被剪切。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调节乙烯相应基因的表达,植株表现有乙烯生理反应,B正确; C、无乙烯与R蛋白结合时,酶T有活性,使E蛋白磷酸化,C正确; D、酶T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不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也能出现有乙烯生理反应,D错误。 故选:D。
生物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