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名医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据舆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我不知道药品,所觉得的,就是 “药引”的难得,新方一换,就得忙一大场。先买药,再寻药引。“生姜”两片,竹叶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可是说也奇怪,大约后来总没有购求不到的。 (选自《朝花夕拾》) ①甲乙两位同学针对上面的语段讨论时,各自发表了看法。若你参与其中,会发表怎样的见解?(至少答出一点) 甲同学:这段话可以看出名医用药特别,有故弄玄虚之感。 乙同学: “名医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我觉得这话有趣,其中“的确”强调他用药形成舆论,很有影响力。 你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初中教材中,也学到了鲁迅与医学有关的课文。请写出篇名及与他留学生活有关的一件事。
答案: ①示例:名医与大众医生对比(作比较),写出名医“用药与众不同”;“用药与众不同”,体现在药方不寻常,不用平常的药,只用难得的药;“药引”难得,常让人忙碌不已;药引难寻,大约后来还能购求到,这让作者感到很意外。(意思对即可) ②篇名:《藤野先生》;事件如:目睹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在仙合颇受优待;结识藤野先生;学习期间,藤野先生帮我订正讲义;藤野先生纠正解剖图;藤野先生询问中国女人裹脚;藤野先生关心解剖实习;我被学生干事刁难;“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详解】 ( 1)答题要点:仿照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针对所给语段,发表自己的一点见解。可以从内容、语言、情感等多个角度发言。示例:“可说也奇怪,大约后来总没有购求不到的”,我觉得这句话很有意思,名医的药引特别、难寻,但是最后总能找到,看来,名医就是想难为难为病人,彰显自己的特别吧。 ( 2)《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今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另外,文中热烈赞颂藤野严九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事件:清朝留学生赏樱花;清朝留学生盘辫子;清朝留学生学跳舞;“我”的站名感悟;“我”在仙台受到优待;“我”初识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修改“我”的讲义;藤野先生订正“我”的解剖图;藤野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习;藤野先生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况;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决定弃医从文;惜别藤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