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发现,多种入侵植物的种子有光条件下的发芽率显著高于无光对照。紫茎泽兰是外来入侵物种,作为入侵的第一步,发芽应该与其强入侵力有关。科学家希望通过实验,探讨紫荆泽兰种子的光萌发机制是否和其他入侵植物相同,并且研究光照、温度如何共同影响紫茎泽兰种子的萌发。 实验材料及器材:紫茎泽兰种子(千粒重48mg);培养皿 实验步骤: 1、在培养皿内垫2层吸附足够量水的滤纸,每个培养皿内装入40粒种子。 2、控制不同组别培养皿的光照处理为: A组:黑暗;B组:铝箔纸覆盖(可见光范围内,铝箔纸覆盖的透光率为0.23%);C组:全光照 3、上述A、B、C三组培养皿中种子的处理方式为: 1-3号培养皿为25℃;4-6号培养皿为5℃;7-9号培养皿为-20℃。 例如A1、A2、A3: 25℃; A4、A5、A6:5℃;A7、A8、A9:-20℃。 4、以子叶展开为正常发芽标准,对种子发芽进行统计,当连续3天无新发芽种子出现,即视为发芽过程结束。 72.根据实验背景和实验目的,提出本实验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3.A组中每一个温度条件下都设置3个培养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果: 记录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数为: 培养皿号 发芽数(粒) 培养皿号 发芽数(粒) 培养皿号 发芽数(粒) A1 11 A2 12 A3 13 A4 11 A5 11 A6 14 A7 0 A8 0 A9 0 B1 24 B2 25 B3 23 B4 23 B5 24 B6 24 B7 0 B8 0 B9 0 C1 25 C2 24 C3 25 C4 25 C5 24 C6 24 C7 0 C8 0 C9 0 74.将以上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并用柱形图直观表示各种处理方式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75.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6. 就本实验研究结果,提出有效控制紫茎泽兰种子萌发从而防治其入侵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关于紫荆泽兰种子的萌发,该实验研究并未结束,请你提出可以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紫茎泽兰在有光条件下的发芽率高于(低于/等于)无光照组(紫茎泽兰种子的光萌发机制和其他入侵植物相同/不相同); 在有光条件下,温度越低,萌发率越低(高/无影响)(或其他合理假设) 73、(1分)排除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减少实验误差。 74、(4分,数据处理2分,柱形图2分) 发芽率(%) 温度(℃) 75、(3分,每条结论各1分) ①在全光照、加铝箔纸和黑暗条件下,-20℃处理使种子丧失活力,不萌发; ②室温和5℃处理条件下,均表现为黑暗条件下发芽率显著低于光照(紫茎泽兰和其他入侵种子一样,有需光萌发的特性) ③除-20℃温度外,温度处理对发芽率无显著影响。 76、(2分,采用分层次评分法) 分值 评分标准 2分 能结合实验结论,并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答案,如: 紫茎泽兰种子有需光萌发的特性,所以采用深耕方式,使种子深埋土中,能有效降低萌发率; 加森林高大植被的密度,降低紫茎泽兰生长环境的光照强度,可以遏制其种子萌发。 1分 能结合实验结论,但实际操作性不强的答案,如: -20℃(低温)处理紫茎泽兰种子,使其丧失活力。 0分 其他和本实验结论无关的答案或错误答案。 77、(1分)光照强度(温度)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的影响 (合计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