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利用玉米纯合雌雄同株品系 M 培育出雌株突变品系,该突变品系的产生原因是 2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 Ts 突变为 ts , Ts 对 ts 为完全显性。将抗玉米螟的基因 A 转入该雌株品系中获得甲、乙两株具有玉米螟抗性的植株,但由于 A 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甲植株的株高表现正常,乙植株矮小。为研究 A 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品系 M ( TsTs ) × 甲( Atsts ) →F 1 中抗螟∶非抗螟约为 1 ∶ 1 实验二:品系 M ( TsTs ) × 乙( Atsts ) →F 1 中抗螟矮株∶非抗螟正常株高约为 1 ∶ 1 ( 1 )实验一中作为母本的是 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的 F 1 中非抗螟植株的性别表现为 __________ (填:雌雄同株、雌株或雌雄同株和雌株)。 ( 2 )选取实验一的 F 1 抗螟植株自交, F 2 中抗螟雌雄同株 ∶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约为 2 ∶ 1 ∶ 1 。由此可知,甲中转入的 A 基因与 ts 基因 _____________ (填:是或不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F 2 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____ 。若将 F 2 中抗螟雌雄同株与抗螟雌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_ 。 ( 3 )选取实验二的 F 1 抗螟矮株自交, F 2 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 ∶抗螟矮株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约为 3 ∶ 1 ∶ 3 ∶ 1 ,由此可知,乙中转入的 A 基因 _____________ (填:位于或不位于) 2 号染色体上,理由是 _____________ 。 F 2 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于预期值,说明 A 基因除导致植株矮小外,还对 F 1 的繁殖造成影响,结合实验二的结果推断这一影响最可能是 _____________ 。 F 2 抗螟矮株中 ts 基因的频率为 _____________ ,为了保存抗螟矮株雌株用于研究,种植 F 2 抗螟矮株使其随机受粉,并仅在雌株上收获籽粒,籽粒种植后发育形成的植株中抗螟矮株雌株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_______ 。
答案: 甲 雌雄同株 是 AAtsts 抗螟雌雄同株 ∶抗螟雌株 =1 ∶ 1 不位于 抗螟性状与性别性状间是自由组合的,因此 A 基因不位于 Ts 、 ts 基因所在的 2 号染色体上 含 A 基因的雄配子不育 1/2 1/6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基因 Ts 存在时表现为雌雄同株,当基因突变为 ts 后表现为雌株,玉米雌雄同株 M 的基因型为 TsTs ,则实验中品系 M 作为父本,品系甲和乙的基因型为 tsts ,则作为母本。由于基因 A 只有一个插入到玉米植株中,因此该玉米相当于杂合子,可以看做为 AO ,没有插入基因 A 的植株基因型看做为 OO ,则分析实验如下: 实验一:品系 M ( OOTsTs ) × 甲( AOtsts ) →F 1 AOTsts 抗螟雌雄同株 1 : OOTsts 非抗螟雌雄同株 1 ;让 F 1 AOTsts 抗螟雌雄同株自交,若基因 A 插入到 ts 所在的一条染色体上,则 F 1 AOTsts 抗螟雌雄同株产生的配子为 Ats 、 OTs ,那么后代为 1AAtsts 抗螟雌株: 2AOTsts 抗螟雌雄同株: 1OOTsTs 非抗螟雌雄同株,该假设与题意相符合,因此说明实验一中基因 A 与基因 ts 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 实验二:品系 M ( OOTsTs ) × 乙( AOtsts ) →F 1 AOTsts 抗螟矮株雌雄同株 1 : OOTsts 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 1 ,选取 F 1 AOTsts 抗螟矮株雌雄同株自交,后代中出现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非抗螟雌株 =3 : 1 : 3 : 1 ,其中雌雄同株:雌株 =3:1 ,抗螟:非抗螟 =1:1 ,说明抗螟性状与性别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现象,说明基因 A 与基因 ts 没有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基因 A 与基因 ts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中雌雄同株:雌株 =3:1 ,但是抗螟:非抗螟 =1:1 不符合理论结果 3:1 ,说明有致死情况出现。 【详解】 ( 1 )根据题意和实验结果可知,实验一中玉米雌雄同株 M 的基因型为 TsTs ,为雌雄同株,而甲品系的基因型为 tsts ,为雌株,只能做母本,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二中 F 1 的非抗螟植株基因型为 OOTsts ,因此为雌雄同株。 ( 2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一的 F 1 AOTsts 抗螟雌雄同株自交,后代 F 2 为 1AAtsts 抗螟雌株: 2AOTsts 抗螟雌雄同株: 1OOTsTs 非抗螟雌雄同株,符合基因分离定律的结果,说明实验一中基因 A 与基因 ts 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后代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为 AAtsts ,将 F 2 中 AAtsts 抗螟雌株与 AOTsts 抗螟雌雄同株进行杂交, AAtsts 抗螟雌株只产生一种配子 Ats , AOTsts 抗螟雌雄同株作为父本产生两种配子,即 Ats 、 OTs ,则后代为 AAtsts 抗螟雌株: AOTsts 抗螟雌雄同株 =1:1 。 ( 3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二中选取 F 1 AOTsts 抗螟矮株雌雄同株自交,后代中出现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非抗螟雌株 =3 : 1 : 3 : 1 ,其中雌雄同株:雌株 =3:1 ,抗螟:非抗螟 =1:1 ,说明抗螟性状与性别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现象,故乙中基因 A 不位于基因 ts 的 2 号染色体上,且 F 2 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小于理论值,说明 A 基因除导致植株矮小外,还影响了 F 1 的繁殖,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在实验二的 F 1 中,后代 AOTsts 抗螟矮株雌雄同株: OOTsts 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 =1:1 ,则说明含 A 基因的卵细胞发育正常,而 F 2 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小于理论值,故推测最可能是 F 1 产生的含基因 A 的雄配子不育导致后代中雄配子只产生了 OTs 和 Ots 两种,才导致 F 2 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小于理论值的现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二的 F 2 中雌雄同株:雌株 =3:1 ,故 F 2 中抗螟矮植株中 ts 的基因频率不变,仍然为 1/2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F 2 中抗螟矮株的基因型雌雄同株为 1/3AOTsTs 、 2/3AOTsts ,雌株基因型为 AOtsts ,由于 F 1 含基因 A 的雄配子不育,则 1/3AOTsTs 、 2/3AOTsts 产生的雄配子为 2/3OTs 、 1/3Ots , AOtsts 产生的雌配子为 1/2Ats 、 1/2Ots ,故雌株上收获的籽粒发育成的后代中抗螟矮植株雌株 AOtsts 所占比例为 1/2×1/3=1/6 。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常见的分离比,能够根据题意和实验结果分析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及其比例,充分利用题干中的条件和比例推导导致后代比例异常的原因,这是该题考查的难点,能够利用配子法计算相关个体的比例,这是突破该题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