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松江怀古① 许浑② 故国今何在,扁舟竞不归,云移山漠漠,江阔树依依。 晚色千帆落,秋声一雁飞。此时兼送客,凭槛欲沾衣。 (注)①松江即吴淞江,②许浑,唐润州(今镇江)人,此时旅居苏州。 1.古人写诗特别重视炼字,请结合诗句鉴赏颌联的“漠漠”和“依依”。 2.请从情与景结合的角度,鉴赏颈联。 3.请你结合全诗说说作者“凭槛欲沾衣”原因。 答案:1.“漠漠”是云烟密布的样子,“依依”是轻柔披拂的样子,两个词都是叠词,读起来和谐流畅,语意鲜明突出,融情于景,描写出了送别时的凄清环境,更利于烘托出送别时的离情别绪。 【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炼字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云移山漠漠,江阔树依依”,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上的云在移动,布满了天空,江面开阔,树木随风飘动。“漠漠”用来形容山,“依依”用来形容树,两个叠词,读起来音节和谐动听,同时也写出了山在云烟密布中隐约不明,树木在微风吹拂下轻柔摆动的样子,描写的景物画面凄清,渲染离别的伤感愁绪。 2.这两句是说,晚色之中,众多的船落帆泊岸歇息,高空一失群孤雁飞过,其声衰怨。“千帆落”言日色将晚,“一雁飞”言已到秋天。诗句语言简洁,对仗工整,写景真切,融情于景,表达了低落的愁绪。 【解析】考查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诗询。“晚色千帆落,秋声一雁飞。”意思是说,天色已晚,在苍茫的暮色中,众多的船落下船帆,停泊靠岸;高空中飞过一只失群的孤雁,雁的叫声哀怨凄凉。“千帆落”说明天色已晚,“雁飞”说明已到秋天,“一”说明大雁孤独无依。大雁送出秋声,似催人离别。所选的景物象征着离愁别绪。诗句语言简洁,写景真切。 3.此时作者不仅自己人在他乡,同时在异乡还送别友人,因此扶栏而望,泪水沾湿了衣襟。从“故国”“不归”和“此时兼送客”。可见不仅有送别朋友的依依不含之情,也有作者自己怀乡之情。 【解析】考查对“凭槛欲沾衣”原因的探究。“凭槛欲沾衣”是说此时自己扶栏而望,泪水沾湿了衣襟。写此诗时诗人旅居苏州自己远离家乡,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又要在秋天“送客”,可知诗人一是为与友人分别的依依不舍而流泪,二是为自己不得归“故国”难过而流泪。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