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初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法 

九年级(初三)试题

根据句意或首字母完成单词。

  1. (1) Tell me the r why he refused to listen to my advice.

  2. (2) He got a with me for not having written to him.

  3. (3) The best thing would be to tell him the (真相).

  4. (4) The young man has an (诚实的) face.

  5. (5) The road is under r, so we have to go around.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出如图Ⅰ、图Ⅱ所示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1786884337

  1. (1) (实验探究一)甲同学用图Ⅰ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 的注射器置于 刻度处,并按图Ⅰ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⑤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①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②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化学符号

  2. (2) (实验探究二)如图Ⅱ连接好仪器检查气密性良好后,集气瓶装入适量a体积的水,用玻璃棒引燃白磷燃烧,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为c。

    ①为保证测定结果,实验中的白磷必须足量,目的是

    ②若实验非常成功,请写出a、b、c三个数据应满足的一个等式关系

  3. (3) (反思评价)以上两个改进实验相比于课本实验,明显的优点在于(写出一条即可)。
如图, ,直线 与这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 和点 ,已知 ,则 的长为?

图片_x0020_100012

用“○”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图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补充的依据是
  2. (2) 此变化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3. (3) 从微观角度写出此反应由B到C过程的反应实质
马拉着质量是2000kg的车,在5min内沿水平路上前进了400m,马的水平拉力做了 的功。求:
  1. (1) 马的水平拉力;
  2. (2) 马拉车的功率。
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点(0,3),(x1 , 0),其中,2<x1<3,对称轴为x=1,则下列结论:①2a﹣b=0; ②x(ax+b)≤a+b;③方程ax2+bx+c﹣3=0的两根为x1'=0,x2'=2;④﹣3<a<﹣1.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④ D . ②③
小明利用斜面分别进行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甲)和“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如图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个实验中,小车和小球到达水平面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受到惯性的作用 B . 图乙(1)、(2)两次实验中,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小球是为了使质量不同的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C . 甲实验中要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乙实验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也可以不相同 D . 甲实验中小车滑行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刚开始下滑时具有的机械能越大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清新的空气 B . 洁净的矿泉水 C . 无色的空气 D . 干冰
通过近半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

  1. (1) 仪器④的名称是.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时,在①﹣⑥仪器中,不可能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
  2. (2) 写出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将①﹣⑥中的一种必须仪器更换后,也可以组装符合制乙炔的发生装置.你认为更换方块是
  4. (4) 图⑦所示装置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用途.

    ①可以用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从端进二氧化碳.

    ②可以用于排水法收集氢气,在集气瓶中装满水,从端进氧气.

    ③可以用于测定收集氧气的体积.先在集气瓶装满水,在端放一个量筒,氧气从另一端通入,通过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即可测定出收集氧气的体积.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都能发光,则甲是表,乙是表(均选填“电流”或“电压”)

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氧气 B . 空气 C . 矿泉水 D . 大理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悍然参拜靖国神社,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修改教科书将中国钓鱼岛列入“日本固有领土”,解禁集体自卫权……最近一段时间,安倍政府大开历史倒车。然而,虚妄的历史观不能改变其侵略事实,日本侵华战争的罪行,铁证如山,不容抵赖。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顺应民心,正当其时。

材料二:甲午战争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120年来,每一次忆及甲午战争,都是辛酸、耻辱和悲愤。2014年,又是一个甲午年。今天的中国,是光明的、振奋的、尊严的、崛起的,l3亿中国人已经清晰地触摸到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强军梦。

你校正开展“直面历史,开创未来”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历史倒车不容开!请你对安倍政府的言行发表评论。

  2. (2) 甲午耻辱不能忘!为避免历史悲剧重演,请谈谈你的主张。

  3. (3) 民族复兴我有责!实现强军梦,你能做些什么?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聚沙成塔 B . 百炼成钢 C . 滴水成冰 D . 铁杵成针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英国取得如此高的国际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 . 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B . 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 C .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D . 掌握着欧洲和世界霸权
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B . 催化剂不断减少 C . 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D . 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领域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在世界版图上留下的每一个印记都非同凡响,尤其是其崛起之路更为值得关注。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资本主火制度确立、巩固和发展的历史,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构建知识结构,探究历史脉络”活动,请你也共同步入这次探究之旅吧。
  1. (1) 17、18世纪,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英、法、美率先进入资本主义行列,请各举出一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或战争)中颁布的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提供法律保障的重要法律文献。
  2. (2) 19世纪中期,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美国通过哪一事件清除了这一障碍?俄国和日本分别通过什么事件走上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道路?这两个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与其它国家有什么不同?
  3. (3) 探究大国崛起之路,你有什么感悟?
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塑料瓶中装一些细沙,瓶口用软木塞塞紧并在其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瓶外包一层泡沫塑料。手拿瓶子迅速上下抖动(注意不要损坏温度计)。在多次抖动后,温度计的示数是否会发生改变?写出你猜想的根据。

另外,将瓶子放在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是否会发生改变?写出你猜想的根据。

小华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在相同时间内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了不同的高度h1和h2(h1<h2),每个滑轮的重均相等,不计绳重及摩擦.针对这一现象,小明得出了以下4个结论:①F1做的功等于F2做的功;②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③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④F1做功的功率大于F2做功的功率,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读书与思考
钟敬文
    ①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②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作垃圾处理。
    ③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有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_______________。
    ④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选自2002年3月6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1.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3. (3) 试结合语境,在选文第③段结尾的横线处补写出一个句子,与前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句。
  4. (4) 从选文中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并从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说说感受最深的理由。
真的白葡萄酒含有花青素(一种与紫色石蕊试液性质相似的物质),而假的白葡萄酒不含花青素,所以鉴别真假白葡萄酒可用厨房中的 (   )
A . 食盐 B . 白醋 C . 白糖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