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初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法 

九年级(初三)试题

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他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他是(    )
A . 贝多芬 B . 凡高 C . 列夫·托尔斯泰 D . 拿破仑
如图,OA是⊙O的半径,BC是⊙O的弦,且BC⊥OA,过BC的延长线上一点D作⊙O的切线DE,切点为E,连接AB,BE,若∠BDE=52°,则∠ABE的度数是(   )

A . 52° B . 58° C . 60° D . 64°
如果你遇到麻烦,请立刻给我打电话。

If you are , please call me at once.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来防腐,是因为氮气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B . 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C . 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 . 液氮可用于冷冻麻醉,是因为液氮气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量
材料:2020年6月23日,中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至此,北斗系统完成全球星座部署,这成为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面对外国的技术封锁,三代“北斗人”接续奋斗,历经30余年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自我超越的建设发展之路。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创新无处不在,全面创新的核心是
  2. (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星座部署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的体现。请回答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3. (3) 为继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家应该怎样做?
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舞台,它展现了人类在各个领域的奋斗进程,启示大家思考未来。每一届世博会都融合了世界各国带来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文化,让千万民众大开眼界。其精彩看点,让人目不暇接——
【看文化】开幕式上,中国的民族经典音乐如《梁祝》、《春节序曲》等贯穿演出的整个过程,皮影、龙、农民画、红鲤鱼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通过焰火显现在高空。中国馆内,中国馆的镇馆之宝是用LED技术呈现出来的《清明上河图》,图上的人、物全部活动起来……北宋汴梁城的繁华生活得以复原再现。除了《清明上河图》之外,还有诸多国宝级文物也进驻中国馆,如秦陵一号铜车马等等。世博会上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也充分展示本国的优秀文化和精彩文明成果,世博会是一场文化盛宴。
【看风采】上海世博会上,年轻的世博志愿者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世博会开幕至今,一批批“80后”、“90后”年轻人作为志愿者进入了世博园区,为游客提供多方面服务。因为他们都穿着绿白相间的志愿者服装,远看就像一棵棵新鲜的白菜,被人们亲切地成为“小白菜”。 

  1. (1) 这让我们体会到中华文化具有哪些特点?

  2. (2) 世博会上,中国又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对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3. (3) 青少年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有何积极意义?

  4. (4) 我校九(2)班准备开展一次弘扬世博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设计几种活动形式?(至少三个)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1774973484

  1. (1) 仪器x的名称是
  2. (2) 装置C中的实验,瓶底水的作用是
  3. (3) 对比装置D和C,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4. (4) 某同学连接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

    ①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中蜡烛熄灭,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为

    ②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F中的溶液是

2015年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一氧化碳分子与氧原子在催化剂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如图).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发生了化学变化 B . 分子发生了改变 C . 原子没有发生改变 D . 催化剂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有

①正方形;②长方形;③等边三角形;④线段;⑤角;⑥平行四边形.

有四张大小、质地都相同的不透明卡片,上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背面完全相同),现将标有数字的一面朝下,洗匀后从中任意抽取一张,记下数字后放回洗匀,然后再从中任意抽取一张,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两次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和等于5的概率.
如图是由一个小灯泡、一个LED、两节干电池、一个开关组成的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和LED发光,此时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大约是0.25A,等于mA.用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的两端,你会看到小灯泡熄灭了,而LED还发光。实验现象表明,小灯泡被而熄灭。

图片_x0020_274415270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 NaCl+KNO3═KCl+NaNO3 B . Fe2O3+3CO═2Fe+3CO2 C . Fe+2HCl═FeCl2+H2 D . 2Fe+3O2 2Fe2O3
 人类应合理利用和开发金属资源.

(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高压电线一般用铝而不用铜的主要原因是 ;灯泡里的灯丝用钨而不用锡的主要原因是 .

(3)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是因为铁与 发生化学反应.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的一种方法是 .

为验证 Fe、Mg、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室提供的药品有:Mg(NO32 溶液、Fe(NO32溶液、AgNO3溶液、稀盐酸、银、铁、镁.选用上述药品中的三种,通过两步实验能验证活动性.选用的三种药品是(写 出两组药品的组合,用化学式表示).
“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指瓦特哪一发明创造?(    )

A . 改良蒸汽机 B . 发明汽船 C . 发明内燃机 D . 研制飞机
As students, we have to follow the school rules and come to school        .
A . next time B . on time C . in time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下列对良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 B . 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C . 体现每个人的意志和利益 D . 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信息)二氧化碳不易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1. (1) 实验室中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装置字母序号)。
  2. (2) 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气体发生装置→→D(选填装置字母序号)。
  3. (3) 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选填字母序号)。

    A 药品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

    B 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

    C 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D 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和气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浓硫酸稀释时把水加入浓硫酸中 B . 硫的燃烧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C . 甲烷点燃前要验纯 D . 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 (1) 用A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时,a管产生的气体是
  2. (2) 用B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得到的结论是:
  3. (3) 利用C图所示方法,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二氧化碳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
  4. (4) 实验D是通过控制温度是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和控制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它采用了的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