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 语文 数学 英语 生物 历史 道法 地理 

七年级(初一)试题

的系数是,次数是
对整式 进行添括号,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水稻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在它的    (    )


A . 子叶     B . 胚     C . 胚乳  D . 胚芽
某地区面积为2000平方千米,人口为40万,这个地方的人口密度为(    )

A . 50人/平方千米 B . 500人/平方千米 C . 20人/平方千米 D . 200人/平方千米
地球自转围绕(   )
A . 太阳 B . 月球 C . 赤道 D . 地轴
如下图所示,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若单项式 与﹣2xby3的和仍为单项式,则其和为
亚洲的北部地区,人们身着毛皮大衣,用雪橇作为交通工具,原因是(  )

A . 地形因素 B . 气候因素 C . 经济因素 D . 文化因素
如图,△ABC中,AC=BC,点D在BC上,作∠ADF=∠B,DF交外角∠ACE的平分线CF于点F.

  1. (1) 求证:CF∥AB;
  2. (2) 若∠CAD=20°,求∠CFD的度数.
 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重敲一下,在长钢管的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两次声音,其道理是(    )

A . 回声 B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比铁中快 C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比铁中慢 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That's my (电话). It's very nice.
读俄罗斯境内60°N地形剖面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1) 俄罗斯的政治、文化中心分布在图示(    )
    A . 甲区域的中部 B . 乙区域的中部 C . 丙区域的中部 D . 丁区域的中部
  2. (2) 图中乙区域地形以(    )
    A . 高原为主 B . 平原为主 C . 山地为主 D . 丘陵为主
只看到自己的优点有利于我们不断进步,只看到自己的缺点不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   )

二十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之后通过努力寻找证据,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1980~1962年,美国地顾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请回答:

  1. (1) 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A . 日本地震频发 B . 海底火山喷发 C .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 . 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2. (2) 现在的南极洲地层中有很多的煤,煤是由于温暖气候下大片森林埋入地下受高温、高压影响而形成的。请你运用以上学说解释,冰天雪地的南极洲过去怎么会有森林的呢?

    答:

已知方程组的解为,则的值为(  )

A . B . C . D .
漫画告诉我们(    )

A . 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挫折会有不同的反应 B . 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挫折其反应必定相同 C . 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挫折会有不同的反应 D . 不同的人面对同一的挫折其反应必定不同
小刚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自己解决,比如自己收拾书包、自己打扫房间、自己洗衣服等,这说明小刚有很强的(    )
A . 创新意识 B . 勇敢意识 C . 开放意识 D . 独立意识
如果ab , 那么下列不等式中错误的是(  )
A . a+2<b+2 B . C . ﹣4a<﹣4b D . 3a﹣1<3b﹣1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小诗穿越千年想告诉我们(  )
A . 夸大自己的长处 B . 适当高估一下自己 C . 忽略自己的不足 D . 接纳欣赏自己
克什米尔是那些国家冲突的焦点(   )

A .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B . 印度河孟加拉国 C . 印度和巴基斯坦 D . 印度河尼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