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 语文 数学 英语 生物 历史 道法 地理 

七年级(初一)试题

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图片_x0020_725546709

A . 养料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D . 废物
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中,能制作精美磨制石器,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始人类遗址是(   )
A . 北京人遗址 B . 山顶洞人遗址 C . 半坡人遗址 D . 河姆渡人遗址
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可以增进对异性的了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

下列实例中,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沙漠中的骆驼排尿少 B . 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C .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 D . 蚯蚓能疏松土壤
地球上的0°经线和0°纬线相比(     )

A . 正好相等 B . 0°经线较长 C . 0°纬线较长 D . 不可比较
近似数 精确到(   )
A . 十分位 B . 百分位 C . 百位 D . 千位
清代诗人袁枚“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诗句,赞颂了生长于阴暗之处的苔花虽如米粒般细小,但她从不小看自己,依然像牡丹花一样绽放。这启示我们生活中要做到(   )
A . 自立 B . 自强 C . 自信 D . 自负
读下面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上图中各省区轮廓图代码与其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 . ①湖北—鄂—武汉 B . ②山东—鲁—长沙 C . ③云南—云—成都 D . ④广东—粤—福州
  2. (2) 小明同学的家乡,每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他家乡所在的省区可能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是得益于(   )
A . 商鞅变法奖励耕织 B . 铁制农具的使用 C . 都江堰的修建 D . 大禹治水的影响
解不等式组: ,并写出符合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How does Bob usually go to school?
A . B . C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夏朝 D . 商朝
如图,在△ABC中,点E,F分别是AB,AC的中点.已知∠B=55°,则∠AEF的度数是(  )

A . 75° B . 60° C . 55° D . 40°
下面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A、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C、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D、用酒精脱色:

E、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F、稍停,用淸水冲掉碘液后观察.

  1. (1) (1)请将该实验的正确顺序排列出来: .

  2. (2) 将天竺葵放在黑陪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3. (3) 在用酒精脱色的步骤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 .

  4. (4) F步骤中观察,发现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而未遮光部分变蓝,说明未遮光部分产生了 .

  5. (5) 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则      (    )

A . Pa>PB B . PA<PB C . PA=pB    D . 无法判断
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是
一辆公交车突然着火,满车的乘客被困在车厢里。许多人不顾危险上去救人,有的人则站在远处边着边指指点点。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①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②珍视生命,自己生命最宝贵

③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      ④休戚与共,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What is in the bag?
A . B . C .
某学生在鉴定食物营养成分时,向馒头屑上滴加碘酒,馒头屑变成蓝色。该实验结果说明馒头中含有(    )
A . 淀粉 B . C . 无机盐 D . 蛋白质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期,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下列有关青春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开始出现第一性征 B . 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几乎停滞 C . 身高突增,代谢速度缓慢 D . 男女相处有礼有节,建立真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