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 语文 数学 英语 生物 历史 道法 地理 

七年级(初一)试题

某球员参加一场篮球比赛,比赛分4节进行,该球员每节得分如折线统计图所示,则该球员平均每节得分为分.

图片_x0020_100006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古诗诗句都能描述出当时的自然景观,从以下诗句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生态环境稳定性最差的是(    )
A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 .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荫长 D .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百鹭上青天
小学六年的美好时光已悄然流逝。当我们怀揣着美好的希望,漫步在中学校园时,藏不住激动的心跳。这是因为(  )
A . 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是新的机会和可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B . 从小学到中学是每个人一生的起点 C . 每个人在中学阶段都会变得更好 D . 进入中学就意味着长大了
绝对值不大于11.1的整数有个.
小明家种了许多桃树,每年桃树开花时,小明爸爸就会在桃园里放养蜜蜂。此举除了可以采蜜外,对于桃树的意义是    (    )  
A . 促进和延长桃花的开放 B . 帮助桃花传粉 C . 帮助消灭桃树的病虫害 D . 刺激幼桃快速长大
请运用你所学的生物学名词或生物学原理填空:
  1. (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2. (2) 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变化将会是
  3. (3) 樟树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生活的一种适应,且樟树通过蒸腾作用又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气候。这一事例说明
  4. (4) 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很难恢复原样。这一事例说明
下列实数中,有理数是(   ).
A . B . C . D . 3.14159
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 细胞膜 B . 线粒体 C . 叶绿体 D . 叶绿素
若m﹣n=﹣1,则(m﹣n)2﹣2m+2n=
唐朝时,曾十多次派“遗唐使”到中国学习的国家是(  )

A . 印度 B . 日本 C . 朝鲜 D . 大食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唐·李白。此诗称颂的是(  )
A . 秦始皇 B . 齐桓公 C . 周武王 D . 汉武帝
西亚是世界上唯一的阿拉伯人聚居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一带,农民翻土时翻出了一些“龙骨”,把其当做中药材卖给中药铺。1899年,某清朝人认出了这些“龙骨”上的刻画痕迹,竟是几千年前来谁也未曾见过的文字﹣﹣古代占卜之后留下的卜辞。

  1. (1) 材料中说到的某清朝人 指的是谁?
  2. (2) 材料中所说的 未曾见过的文字的名称是什么?请说出它的含义?
  3. (3) 如何评价这种文字?
2019年6月19日(农历五月十七),这一天月球的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

A . 1~2之间 B . 2~3之间 C . 5~6之间 D . 7~8之间
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两部分组成.

  2. (2) 消化道中呈囊状、最膨大的部分是5(胃),它能对进行初步消化.

  3. (3) 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人的小肠大约5~6米,它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突起,称为,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叫,其表面积很大,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4. (4) 图中7是大肠,长约1.5米,它能够吸收一部分水、无机盐和

  5. (5) 小旺的妈妈为小旺准备的午餐:红烧肉(肥肉)、清炒菠菜、米饭,从合理营养的角度看,你认为还需要增加富含的食物.

  6. (6) 为保证食品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你能做些什么?(答出二个要点即可)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我们应该坚持“戴口罩,勤洗手”.截至2022年4月10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约498000000例,数据498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 B . C . D .
研究小组在学校的开心农场种甘薯,取优良品种的甘警校条进行打循,如下图。请回答。

  1. (1) 通常选择阴天进行扦插,是为了降低,减少扦插枝条的水分散失,提高成活率。
  2. (2) “疏松细土”层利于枝条长出吸收水分;“基肥”层可提供甘薯生长需要量最多的含氮、磷、的无机盐。
  3. (3) 枝叶分布过密相互遮挡,会导致植株生长光照不足。所以,扦插时应做到
  4. (4) 扦插属于生殖方式,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 2a+3b=5ab B . -2xy-3xy=-xy C . -2(a-6)=-2a+6 D . 5a-7=-(7-5a)
Can you (描述) what your English teacher looks like?

如图,已知:∠A=∠F,∠C=∠D,求证:BD∥EC,下面是不完整的说明过程,请将过程及其依据补充完整.

证明:∵∠A=∠F(已知)

∴AC∥ 

∴∠D=∠1

又∵∠C=∠D(已知)

∴∠1=  

∴BD∥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