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 语文 数学 英语 

三年级试题

用一根长20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
A . 25米 B . 20平方米 C . 25平方米 D . 400平方米
听录音,选出听到的单词()
A . red B . read C . rabbit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yīnɡ       yìnɡ

应该      一应俱全       答应

应当         照应       应有尽有

体育课上,小朋友们先向左转,再向后转,这时候面向东面。原来小朋友们面向(   )面。
A . B . 西 C .
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①36×25=

②37×28=

③△349÷6=

④15.3-8.6=

⑤7.6+5.8=

⑥△763÷7=

这是我的家庭。

This is my.

—Can you sing?

—No, I ______.

A . am B . can C . can't
写出反义词

展开—    饱胀—    破裂—

读下列句子,用划线的词写句子。

如果当初我随便挖个坑把箱子埋了,现在不好找了。

②科利亚走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③伙伴们,今天我不光找到了匣子,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步子也渐渐变大。

小明买了一本721页的故事书,花了7天的时间把它看完了,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小芳和她的三个好朋友两天共做了120朵纸花,平均每人每天做朵纸花。
小红为了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木棒。阳光下,木棒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她及时记下了影子的长度(15厘米),并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测量时,她发现影子在中午12时最短。下面是小红在4小时内测量的木棒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影长(厘米)

15

12

10

8

6

4

6

8

10

  1. (1) 从上面的数据表中,我们能推测出该小组是在(填“上午”“中午”或“下午”)结束测量的。
  2. (2) 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10次测量,此时木棒影子的长度大约为厘米。
  3. (3) 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知道,从第1次测量到第6次测量这段时间里,影子的长度变化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越来越 (填 “短”或“长”)。
  4. (4) 画出一天中木棒影长变化的柱状图。

Look! A funny (dog / duck).
口算14×200时,可以先算14×2=28,再在28后面添上2个0。(    )
从课文《秋天的雨》中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估一估,有多少只鸭子?

直接写得数.

23×4=

14×6=

35×4=

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四个城市之间都有直达航空线,那么这4个城市之间一其有5条航空线。(判断对错)

口算:400×3时,想:4个乘3等于12个,就是1200。
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48÷2=     26÷2=     90÷9=     99÷3=     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