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小学 科学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
下列属于本能反应的是(     )。
A . 脚踩在地上的钉子时瞬间抬脚 B . 绿灯亮时,沿斑马线过马路 C . 听到铃声,立即进入教室
冰变成水或者水蒸气时都要(填“吸热”或“放热”)
我们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来描述一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
  1. (1) 动物都是有生命的。(    )
  2. (2) 可以用画图和拍照的方法记录动物的形态特征。(    )
将下列物体在盒子里平铺一层,分别有几种方式?连一连。

(       )位于地球内部33~2900千米之间。
A . 地壳 B . 地幔 C . 地核  
为了证实天气观测中温度表有放在百叶箱内的必要,小明分别把两支温度表放在箱内和箱外观测,得到数据如下:(温度单位:℃)

时间

10:00

10:10

10:20

10:30

10:40

10:50

箱内温度

21.2

21.4

21.6

21.8

22.0

22.3

箱外温度

21.3

21.7

21.6

22.0

22.4

22.8

  1. (1) 求出6次观测的箱内温度的平均温度值是;箱外温度的平均温度值是。 
  2. (2) 箱外温度的平均值要比箱内温度的平均值,这是因为
  3. (3) 百叶箱内外哪个气温变化比较大?
在没有指南针又看不到其他辨认方向的标志时,可以利用(   )辨认方向。
A . 北斗七星 B . 北极星 C . 仙后座
小明在学完《物质的变化》后,自己设计制作了一个灭火器,如图一所示,灭火器外瓶装的是无色有酸味的液体A,内瓶装的是白色粉末B,灭火器使用时将瓶子倒转,如图二所示,打开开关,喷气口C就能喷出灭火气体。

  1. (1) 无色液体A和白色粉末B均是课堂实验中使用过的材料,则A为,B为
  2. (2) A和B混合,从喷气口C喷出能灭火的气体是(填气体名称),因为这种气体有的特点,所以我们可以用它来灭火。
  3. (3) 等反应全部结束后,灭火器中残余的物质(填“是”或“不是”)原来的A和B。
  4. (4) 综上分析,无色液体A和白色粉末B混合后发生了变化。
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或河流。是主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
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其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在做种子发芽实验时,二个实验组分别用三颗以上种子,这是为了(     )。
A . 好看 B . 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防止意外事情的影响 C . 数据会大一些
下面物体中具有弹力的是(    )
A . 静止放在桌面上的弹簧 B . 正被拉开的弓 C . 正在掉落的石块
加热时,蜡块有什么变化?冷却后又有什么变化?
下列动物中,主要在夜间活动的是(   )。
A . 蝴蝶 B . 蝙蝠 C . 蜜蜂
蚕蛾长着(  )对足、(  )对翅膀。  
A . 3 B . 5 C . 2 D . 1
下列器官的长度最长的是(   )。
A . 大肠 B . 小肠 C . 食道
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此时水需要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