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七年级 八年级 中考 

初中 地理

欧洲西部和北美洲自然环境差异显著。棉花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5℃~30℃,开花、结铃、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光照充足。但受自然条件限制,英国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发展,美国一直是英国棉花原料的供应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欧洲西部和北美洲共同濒临的大洋是(   )
    A . 太平洋和北冰洋 B . 太平洋和大西洋 C . 大西洋和北冰洋 D . 北冰洋和印度洋
  2. (2) 根据图文材料,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①纬度偏高,气温较低②全年干燥,缺乏水源③全年湿润,光照不足④终年高温多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甲、乙、丙、丁四幅图分别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方四个平原地区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各月降水柱状图,据图回答:

  1. (1) 四图中,农作物能一年三熟的是图,一年一熟的是图。

  2. (2) 四图中,耕地类型是旱地的是图,是水田的是图。

  3. (3) 四图中,以种植冬小麦为主的是图,适宜种植甘蔗的是图。

  4. (4) 下列对乙图地区居民生活描述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

    A . 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B . 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汽车、马车是经常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 C . 民居屋顶坡度较大 D . 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5. (5) 如果四图分别代表四座城市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则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甲北京  乙武汉 丙广州 丁哈尔滨 B . 甲哈尔滨   乙武汉 丙广州 丁北京 C . 甲哈尔滨  乙广州 丙武汉 丁北京 D . 甲北京 乙广州 丙武汉 丁哈尔滨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关于各点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地处板块挤压地带,会形成新的大洋 B . 乙处地壳相对稳定 C . 丙处两大板块相互张裂分离,会形成新的大洋 D . 丁处多火山地震活动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 . 加固黄河大堤 B . 中游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C . 多挖几条入海河道 D . 在上游修建水库
奥运会期间,贝贝打算趁着观看比赛的同时,顺便游览一下北京的风景名胜,贝贝携带的地图最适合的是(  )
A . 世界政区图 B . 中国政区图 C . 北京郊区旅游图 D . 北京人口分布图
下列“世界之最”连线错误的是( )
A . 最大高原——青藏高原 B . 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C . 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 D . 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上椰子的最大生产国和最大出口国分别是(     )

A . 泰国、菲律宾 B .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C . 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D . 菲律宾、泰国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A区域与B区域的分界线大致经过一线。
  2. (2) 图中甲山脉的名称是,甲山脉以西区域是我国(内流河/外流河)的主要分布区。
  3. (3) 2021年5月6日,一列满载藏毯、青稞酒等货物的中欧班列经乙铁路开往欧洲。这批货物最有可能来自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填字母)区域。
  4. (4) 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将该地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上海的是工程。
阅读下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黄河干流以河口镇、桃花峪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发展灌溉农业条件优越,有“塞上江南”之美称。中上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初冬或初春,黄河某些河段会发生凌汛。凌汛是由于河流南、北段封冻或解冻时间的差异,发生冰坝阻塞水流,导致河水泛滥的现象。

  1. (1) 上、中、下游河段中,最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游和游。当凌汛来临时,人们最经常采取的防治措施是
  2. (2) 上游的兰州至河口镇河段,年平均径流量逐渐变,从水系特征及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①,②
  3. (3) 上中游的兰州至桃花峪河段,河水含沙量快速变,其主要原因是该河段流经沟壑纵横、严重的高原区。为了防止泥沙下河,我们应大力实施的生态措施是
  4. (4) 黄河下游流经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水流速度变,泥沙大量,导致河床抬高。
  5. (5) 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形成“地上河”。河堤一旦决口,沿岸广大地区将遭受(灾害)威胁,为了防止这一灾害发生,我们可以采取的工程措施是
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00009

  1. (1) 影响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地形因素 B . 纬度因素 C . 海陆因素 D . 经度因素
  2. (2) 图中等温线在海洋和陆地交界处多发生弯曲,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经度因素 C . 海陆因素 D . 地形因素
  3. (3) 下列关于气温水平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永远在赤道上 B . 地球上的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 C . 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气温低,高纬度地区气温高 D . 在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南半球相反
区域地理的学习重在分析方法的掌握与应用。读下列材料和某区域地理事物分布图、该区域甲城市气候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泡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1. (1) 读图可以判断甲城市附近地形以为主,甲城市附近地势特征是,判断地势的依据是
  2. (2) 读甲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甲城市最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在发展农业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灾害是,最有效的措施是。
  3. (3) 请根据材料和图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地球表面划分五带的依据是(  )
A . 各地纬度的高低 B . 太阳热量在地表分布的状况   C . 有无阳光直射现象 D .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地震危害性很大,下列关于防震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远离海洋 B . 坚固房屋 C . 多宣传防震知识 D . 防震演习
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北界线是(  )

A . 南回归线 B . 北回归线 C . 北极圈 D . 南极圈

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纬度相差________度,相距 ________千米;最东端与最西端经度相差________度,相距________千米,地方时相差近________小时。

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

读材料“—次性筷子”,思考问题:

    提起一次性筷子,几乎无人不知,它起源于日本,后传入我国;但现在日本人使用的一

次性筷子却是从中国进口的,数量达每年2印亿双。

    难道日本的森林已近枯竭?不,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8%,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

的国家,可以说森林资源非常丰富。那么他们为什么不用本国的木材来生产一次性筷子呢?

是为了保护日本的生态环境。他们把生态环境当作立国之本,对自己国家的树木不会、也不

允许随便砍伐一棵。为了防止建筑毁掉树木,还专门开办了“树木银行”,施工单位在施工

场地挖出的树,都必须及时存入“树木银行”,工程结束时,必须及时从“银行”取出来,

栽到附近规划好的地方,保持原有的绿地面积。

1.日本从哪个国家进口一次性筷子?

2.日本进口一次性筷子是因为国内缺少森林资源吗?

3.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20075月,株洲市委领导率团出访巴西联邦共和国首都巴西利亚,对株洲与南美洲各国的经贸技术交流与合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让巴西吸引了更多株洲人的眼球。

读巴西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巴西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农作物集中

分布在哪一地带?请简要分析该地带发展农业的

有利自然条件。

图中AB两地中,海拔较高的应是           地,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巴西有一种自然资源受到全球的关注,这种资源是什么?为什么会受到关注?

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的比例是(     

A、各占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海洋   

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四分之一陆地

巴西农产品中,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有(   

A.玉米             B.咖啡             C.棉花           D.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