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七年级 八年级 中考 

初中 地理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是(    )
A . 干旱 B . 湿热 C . 高寒 D . 炎热
辨别如图世界局部地区图。

  1. (1) 写出大洲名:甲﹣﹣,乙﹣﹣

  2. (2) 看序号写地名:A山B河C山D海峡E运河

  3. (3) D海峡沟通的海是,E运河沟通的海是

位于东南亚“十字路口”上的海峡是(   )

        

A . 马六甲海峡 B . 黑海海峡 C . 麦哲伦海峡 D . 白令海峡
在我国,下列活动与地区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北方地区——滑冰 B . 南方地区——游泳 C . 西北地区——赛龙舟 D . 青藏地区——赛牦牛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有“塞上江南”美誉的平原是(  )
A . 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 B . 河套平原和吐鲁番盆地 C . 宁夏平原和东北平原 D .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读“我国夏季风图”,回答问题。

  1. (1) 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南或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洋和南面的洋,气流特点是(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2. (2)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

    A.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季。

    B.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递减,主要是受因素影响。

    C.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灾害。

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广的河(   )
A . 尼罗河 B . 长江 C . 亚马孙河 D . 密西西比河
下列河流注入北冰洋的是(  )

A . 长江 B . 叶尼塞河 C . 黄河 D . 印度河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A点和C点的经纬度:A,C
  2. (2) A点在C点的方向,D点在C点的方向。
  3. (3) 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低纬度的点是,即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点是
  4. (4) 与20°W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北京至天津的直线距离为3 厘米,两地距离是120 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 . 1:40 B . C . 四十万分之一 D . 图上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0千米
俄罗斯的工业特征是(  )
A . 重工业发达 B . 轻工业发达 C . 轻重工业都发达 D . 旅游业发达
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自然和人文环境上有较大差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气温上,南热北冷、南高北低 B . 作物上,南麦北稻、南甜北甘 C . 降水上,南湿北干、南多北少 D . 建筑形式上,南尖北平、南高北厚
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指示东西方向 B . 指示南北方向 C . 经线都互相平行 D . 经线是一个圆圈
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A . 亚洲 B . 南极洲 C . 欧洲 D . 北美洲

如图所示与哪个天气符号相符(  )

A . B . C . D .
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中,哪一种构成了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  

A . 丘陵 B . 平原 C . 山脉 D . 高原
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乘坐电梯逃生 B . 遇险后敲水管子自救 C . 跳楼逃生 D . 抱住电线杆,不让自己摔倒

2020年7月15日,中国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从上海出发,进行北极海冰变化、海洋生物等考察和研究。下图为北极地区及其附近地区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 7月10℃等温线(   )

A 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亚、欧、北美洲 B 沿线地区生长着茂密的常绿阔叶林

C 以北地区均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D 以北地区生活着原住居民因纽特人

2 科学家研究若海冰加速融化,对北极地区的影响有(

A 通航能力将提高 B 陆地面积将逐渐扩大

C 极昼时间将变长 D 北极熊生存空间增大

3 有助于保护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举措是(

A 大力发展北极地区的观光旅游 B 带走生活垃圾,防止污染环境

C 将北极动物带回国,饲养驯化 D 大量开采北极丰富的矿产资源

以下情况使空气质量降低的是: 

A.汽车增多,尾气的排放量增加               B.公园扩大了绿化面积

C.合理安排农贸市场                             D.城市道路拓宽

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主要是(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 

②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③相邻的板块往往向同一方向漂移 

④板块内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