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七年级 八年级 中考 

初中 地理

世界上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分布在(     )

A . 亚马孙平原 B . 巴西高原 C . 墨西哥高原 D . 刚果盆地
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国家绿肺”之称。根据图文,回答下列两题。

  1. (1) 我国山脉众多,下列山脉中与秦岭走向不一致的是(    )
    A . 阴山 B . 大兴安岭 C . 南岭 D . 昆仑山脉
  2. (2) 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地区位于华北平原,耕地多为旱地 B . 甲地区作物熟制多为两年三熟 C . 乙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种植油菜、水稻 D . 乙地区位于暖温带,河流冬季结冰期比较短
读“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_x0020_100013

  1. (1) 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B
  2. (2) 小河F的流向是,ABCF四处地形中会出现瀑布的是
  3. (3) 甲、C两山峰的相对高度是米。
南半球的夏季是每年的(    )

A . 3,4,5月 B . 6,7,8月 C . 9,10,11月 D . 12,1,2月
经过经度120°、纬度40°的点,在地球仪上共(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下列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 1:5000 B . 五万分之一 C . 1/500000 D .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下图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示意图,其中亚洲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是(    )

A . 中国   印尼 B . 中国  日本 C . 中国   印度 D . 中国巴西

某地理小组拟探究“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请你一起完成探究过程如图1.

探究主题: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
探究过程:两个相同的杯子,两块相同的木板,足量的沙土和清水,两个喷水器,一块草皮.探究过程:选取材料,模拟实验并观察,记录结果.

  1. (1) 植被与水土流失相同时间,同等坡度,同等喷水强度,没有覆盖草皮,其杯内沙土量  (多或少)

  2. (2) 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相同时间内,同等喷水强度,同样沙土条件,喷水强度大的,杯内沙土量多.

    坡度与水土流失相同时间内,同等喷水强度,同样沙土条件,坡度大的,杯内沙土多.

    归纳总结: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植被  ,  等.

  3. (3) 验证迁移:
    从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区分布图如图2可以看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①为  (地区名称)

  4. (4) 验证迁移: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不定项选择).

    A . 位于地势第三阶梯上 B . 气温年较差大 C . 夏季降水多且强度大 D . 植被覆盖率低
  5. (5) ②是我国新疆地区,不是水土流失严重区,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③是我国长白山地区,也不是水土流失严重区,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下列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 在荒地、坡地植树造林 B . 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 C . 为增加经济收入,占用农田,大搞经济开发 D .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 . 汉语 B . 英语 C . 法语 D . 俄语
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00006

  1. (1) 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图例①属于(   )
    A . 水田 B . 旱地 C . 林地 D . 草地
  2. (2) 从干湿区来看,图中②区域主要属于(   )
    A . 湿润区 B . 半湿润区 C . 半干旱区 D . 干旱区
  3. (3) ①区域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作物的熟制多为(   )
    A . 一年一熟 B . 一年两熟 C . 一年三熟 D . 两年三熟
  4. (4) ④区域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   )
    A . 种植业 B . 畜牧业 C . 林业 D . 渔业
  5. (5) 甲、乙两地土地利用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 经济发展不同 B . 地形地势差异 C . 科技水平高低 D . 气候条件不同
2016 年 6 月 24 日,英国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了英国“脱欧”公投结果:“脱欧”阵营击败了“留欧”阵营,英国将退出欧盟,结果一出,举世震惊。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旅游景点中位于该国的是(    )

A .   B . C . D .
既能够江河联运,又是京沪线和沪昆线交会处的城市是(   )
A . 南京 B . 武汉 C . 株洲 D . 上海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A . 人口分布不均 B . 城镇人口增长迅速 C .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D .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保卫母亲河】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输沙量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泥沙的重量(吨)。河流输沙量大小主要取决于水量的丰枯和含沙量大小。黄河输沙量的变化与气候变化、水利工程等综合因素有关,同时人类的生态建设也功不可没。

材料2:凌汛是因为河道里的冰凌对水流的阻碍而引起的涨水现象。有结冰期的河流,在河水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的河段,冬末春初,上游方向冰块消融产生的冰凌在下游方向壅塞而形成凌汛,可造成河堤决口,洪水泛滥,形成灾害。

图片_x0020_100036

  1. (1) 1989年以前黄河干流输沙量最大的水文站是,位于黄河的游河段。
  2. (2) 图中标注①②③④河段可能有凌汛发生的是
  3. (3) “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在黄河干流游河段,身临其境。由于该河段流经 (地形类型),水流速度,泥沙,导致河床,迫使人们不断加高堤坝形成这一景观,又称“地上河”。
  4. (4) 1989年以来黄河干流输沙量,原因可能是
  5. (5)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对其保护意义重大。推测黄河输沙量的变化对黄河中下游的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某地质勘探小组进行实地考察前,利用等高线图了解当地情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1甲村以北的地形类型是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

112该地区最高峰是

AA                           BB                           CC                           DD

113小组成员发现图中有一条河流绘制错误,这条河流是

A                         B                          C                         D

114甲、乙两个居民点的直线距离是

A1000                 B500                    C5000                  D200

下列四个大洲中,表示南美洲的是(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大陆板块共有(     )

A8         B7                 C6          D5

读台湾和大陆漫画示意图,完成问题

下列关于“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隔太平洋与广东省相望

B.降水稀少,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C.其美称有“塞上江南”、“天府之国”等

D.两部平原人口稠密,城市集中

2019年《长江之恋》在沿江各省播出,引起广泛关注。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节目与图中信息一一对应的是______。
A.实景演出《归来三峡》——①——川
B.彝族歌舞《生在火塘边》——②——藏
C.《最忆是杭州》——⑧——浙
D.《八百里洞庭美如画》——④——湘
(2)节目现场,各省主持人送上了家乡美食,组成了一桌桌温馨的团圆饭。完成下列连线,并任选其一解释美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手抓羊肉 云南
过桥米线 青海
莲藕排骨 重庆
麻辣火锅 湖北
(3)青海省主持人介绍了三江源地区。依据所学挑出下文中的错误表述,抄写在横线上。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这里处于青藏高原腹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这里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小,空气稀薄。境内巴颜喀拉山脉、唐古拉山脉横贯其间,雪山冰川广布。区域内湖泊、沼泽众多,被誉为“地球之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错误1____________ 错误2____________ 错误3____________
(4)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这三年来,从雪山脚下到东海之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已成为所有长江儿女的共识。以下做法符合这种理念的是______。
①建立长江沿线生态环境评测机制 ②加强工农业水污染治理
③实施退耕还湖还湿,全年禁止打渔 ④重点开发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⑤建立沿江湿地生态保护区 ⑥上游修建大坝,大力开发长江的水能资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⑤ D.②④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