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保卫母亲河】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输沙量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泥沙的重量(吨)。河流输沙量大小主要取决于水量的丰枯和含沙量大小。黄河输沙量的变化与气候变化、水利工程等综合因素有关,同时人类的生态建设也功不可没。 材料2:凌汛是因为河道里的冰凌对水流的阻碍而引起的涨水现象。有结冰期的河流,在河水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的河段,冬末春初,上游方向冰块消融产生的冰凌在下游方向壅塞而形成凌汛,可造成河堤决口,洪水泛滥,形成灾害。 (1) 1989年以前黄河干流输沙量最大的水文站是,位于黄河的游河段。 (2) 图中标注①②③④河段可能有凌汛发生的是。 (3) “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在黄河干流游河段,身临其境。由于该河段流经 (地形类型),水流速度,泥沙,导致河床,迫使人们不断加高堤坝形成这一景观,又称“地上河”。 (4) 1989年以来黄河干流输沙量,原因可能是。 (5)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对其保护意义重大。推测黄河输沙量的变化对黄河中下游的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答案: 【1】小浪底站【2】中游 【1】②④ 【1】下游【2】平原【3】减慢【4】淤积【5】抬升 【1】锐减【2】中游植被恢复和保护,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上中游水利工程建设,拦截了大量的泥沙/上中游地 区过度用水,导致下游水量减少 【1】减缓河床淤积速度,抑制了下游“地上河”的 发展、减轻了汛期下游的防汛压力、河口地带泥沙淤积量减 少三角洲面积缩小、河口地带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类减少,导致渔业资源减少,渔业产量下降
地理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