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②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③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④观察日食现象
你认为1956年、1978年的“两件大事”是哪两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主要原因。并说说这期间有哪些建设成就?
说说其中包含的“喜”与“忧”。我国能取得上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①督促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 ②从根本上杜绝违法犯罪现象
③能帮助解决人们所有的困难 ④增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意识
①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使美国赢得了独立
②丘吉尔——参加雅尔塔会议——影响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③克伦威尔——制定《权利法案》——建立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④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盛世挑战]
材料一:乾隆的军事功绩是非常显著的,他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自清初起一直 困扰清廷的厄鲁特部(独立)问题。1759年,整个东突厥斯坦被平定,随后军事占领,在伊犁设置了“总管伊犁等处将军” ……1768年,这个被称作“西域”的地区更名为“新疆”。——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晚清回应]
材料二:清廷的努力是随遇而安的,犹如用新布补旧衣,旧瓶装新酒一般。他们付出的零零碎碎的努力,没有实现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突破。显而易见,在陈旧的儒家基础上,无法成功地嫁接近代资本主义与政治革新。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①西周分封制 ②西汉司隶校尉 ③唐朝三省六部制 ④元朝行省制
①教育精准扶贫是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教育要均衡发展,体现公平正义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强国之路 ④国家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材料一: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分封)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
材料二:公元前127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在该制度下,地方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