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白山地区丰沛的降水、茂密的植被有利于地下水的形成;地下水在深层循环中溶解了岩石中的有益矿物组分和微量元素,若沿断裂带溢出地表,就成为矿泉水。下图为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及其周边区域略图。

描述P河段(河流上游)的水文特征。

每年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壶口瀑布水量骤增,每秒流量达到2440立方米,形成壮美瀑布群。由于恰逢沿岸山桃花盛开,故被称为“桃花汛”。下图是区域水系分布图和壶口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886101354

  1. (1) 桃花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大气降水丰富 B . 季节性积雪融水多 C . 上游冰凌消融 D . 高山冰雪融水猛增
  2. (2) 壶口瀑布含沙量最大出现在(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3. (3) 桃花汛期间,图示区域(     )
    A . 日落时间推迟 B . 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C . 昼长逐渐变短 D . 正午日影逐渐变长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此时亚欧大陆东部盛行东南季风 B . 密西西比河正处于丰水期 C . 冰岛受到低压中心控制 D . 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2. (2) 如果图示地区在大陆西岸,它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 .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 热带沙漠气候 C . 温带海洋气候 D . 地中海气候
  3.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等温线b的数值大于a B . 图示区域为陆地 C . 图示区域为海洋 D . 不能判断图示区域,是海洋还是陆地
小明利用一天的时间对我国海河流域某山地(该山地夜晚北极星的仰角为40°)进行了徒步考察,下图为“该山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小明的考察路线。小明考察到图中某地点时记录的信息是:时间4:30,太阳在东北方位刚刚升起,高度269米。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1) 据材料读图推测小明考察日期最有可能在(   )
    A . 3月份 B . 6月份 C . 9月份 D . 12月份,
  2. (2) 小明考察中记录图信息时所在地位置是(   )
    A . B . C . D .
  3. (3) 正午时小明在山顶所测得的太阳高度最接近(   )
    A . 47° B . 67° C . 73° D . 89°
下表表示影响四个不同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因素(☆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读后回答下列各题。

  1. (1) 如果四个地区表示我国四川、上海、香港和黑龙江,下列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
    A . ①黑龙江       ②上海       ③香港       ④四川 B . ①四川        ②香港    ③上海    ④黑龙江 C . ①香港    ②四川    ③黑龙江    ④上海 D . ①上海    ②香港    ③四川    ④黑龙江
  2. (2) 美国微软公司欲在海外建一个电子厂,选择地点合理的是(    )
    A . ①或② B . ②或④ C . ②或③ D . ①或④
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    )

    ①风力  ②地球重力  ③太阳能  ④温室效应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 (2) 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    )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大气降水  ④地下径流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简述“大湾区”)位于我国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是由广东省9座城市和香港、澳门组成的城市群,港澳广深是中心城市。俯瞰珠三角,发现珠江口的奇特之处:找不到珠江真正的入海口,出现大河小河争相入海的局面。

材料二广东大力推进打造大湾区一体化进程,大湾区内不同城市存在产业结构上的差异(见下图一)。大湾区高科技企业依靠多样化的融资环境,还有宽容失败的环境及强大的容错能力,快速研发产品接受市场检验,走出了中国式的创新路径,取得了全球领先地位。

材料三

  1. (1) 珠江口出现大河小河争相入海的局面,请简要分析其自然原因。
  2. (2) 简述粤港澳大湾区高技术企业走出中国式创新路径的条件。
  3. (3) 杭州湾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形状的高度相似(见图二)说出这样的形状特征给区域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4. (4) 一些专家认为,我国杭州湾发展可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发展经验,请说明可借鉴的理由。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宜居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和重要目标: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到“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再到“五个人人”成就个人梦想、铸就伟大城市;从阡陌农田建成城市会客厅,到把更多公共空间留给市民、游客,再到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构建紧凑复合的社区网络……城市正在努力走向宜居、宜业、宜游,也更有温度。

20世纪后半叶,部分发达国家出现城市由中心向郊区无序蔓延和城市中心区衰落的问题。甲城市为解决此类问题,依据现代街区设计理念对中心城区进行规划改造。

  1. (1) 图1为“甲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依据城市布局的一般原则,判断①代表的功能区名称,并说明功能区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
  2. (2) 图2为甲城市中心城区街区示意图,说明中心城区规划布局的特点及其意义。
下左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右图为大西洋洋流分布简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图中表示海水温度的是,表示海水盐度的是,表示海水密度的是(序号)
  2. (2) 据甲图可知海水温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是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
  3. (3) 是影响外海或大洋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
  4. (4) 乙图中甲渔场的成因主要为;乙图中①洋流按海水性质属于(寒流或暖流)。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A . 森林公园 B . 中心商务区 C . 大型住宅区 D . 产业园区
  2. (2)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 .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B .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 . 围绕-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 .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城市热岛现象加剧、热岛强度增大,给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日变化表现为夜晩强、白天弱,最大值出现在晴朗的夜晩;年变化表现为秋冬季强,夏季弱。下图为某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

  1. (1) 根据所示的信息,用箭头画出图中该市的热岛环流方向。
  2. (2) 分析城市热岛强度日最大值一般出现在晴朗夜晚的原因。
  3. (3) 该城市规划在A、B、C三处中选一处建设排放大量大气污染物的工厂,请选出最适宜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当前城市里,不少楼盘为了“有效”利用土地,竟然缩短了楼间距离,降低了居室的日照标准,居民呼吁“阳光权”的新闻屡见不鲜。阅读下列图表材料,回答:(20分)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地日照间距

城市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日照间距

理论

实际采用

21°34′

2.47H

1.5~1.6H

40°28′

1.18H

1.2H

35°21′

1.41H

1.1~1.2H

26°36′

1.86H

1.6~1.7H

H为住宅楼高度(适用于平地,且住宅呈南北朝向)

(1)当阳光还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明亮。这是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2)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在满足采光要求的条件下,夏至日四个城市的日照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_______(填城市代号),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3)从理论上分析,为了使楼房获得较好的光照条件,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楼房南北间距北京比南京应__________(宽或窄)些,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城市(纬度为31°13′N)一规划中的居民新区,设计楼高为30米,为达到理想的光照条件,理论上其日照间距应不小于_________米。

(5)下面A.B.C.D四张照片为在③城市某住户客厅拍摄的,时间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其中在冬至日正午拍摄的是_____图(填字母)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中国和科威特将在广东省建立一项炼油及石化项目,中国海外找油新路径(吸引产油国到中国内地开设炼油厂)得以顺利推进。读图1—1回答1112题。

11. 科威特境内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主要原因是
  A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B.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C
.国土面积小,径流量少  

D.受副高和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
12.
中国与科威特在广东省合作建立的炼油及石化项目属于
  A
.原料指向型工业         

B.动力指向型工业  
C
.市场指向型工业         

D.技术指向型工业

读下列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5)

(1)四幅图中完全位于西半球的两图是________,位于两大洲之间、有沟通两大洋的重要海峡分布的两图是________

(2)四幅图中有地中海气候分布的是________,同时进入雨季的两图是________

(3)四幅图中有重要渔场分布的是图________,该渔场名称是________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

材料二:东亚地区图

1)读材料一,甲、乙两图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       图。判断依据是          

                                                                  4分)

   材料二回答:

2A国的农业类型以       为主,原因是                                       

                                                                       4分)

3C国所在半岛地形多山,整个地势特点是                               。(2分)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4分)

5)简述D所在国冬季和夏季降水的地域差别并分析原因。(4分)

四种比例尺最大的是                                                       

A1:5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C1:5000000         D 0   50千米

读图,回答

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            B                  C              D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例①、②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A.商业区、文化区                               B.住宅区、行政区

       C.住宅区、商业区                              D.行政区、商业区

下图为1980-2010年中国水稻种植面积及年总产量重心迁移轨迹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80-2010年期间,我国
A. 水稻种植面积重心东移速度快于北移
B. 水稻产量重心向东北移动约150千米
C. 季风气候区的水稻产量高于非季风区
D. 北方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大于南方地区
【2】2010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重心位于
A. 华北平原 B. 黄土高原
C. 两广丘陵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3】造成图示水稻种植面积及年总产量重心变动的原因可能有
A. 京津冀地区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
B. 川、渝山区响应环保,推进退耕还林
C. 黑、吉调整耕作制度,增加水稻熟制
D. 闽、粤市场广阔,扩大水稻种植规模
【4】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东北平原水稻生产
A. 精耕细作,单位面积年产量高 B. 市场广阔,农产品商品率高
C. 小农经营,机械化水平低 D. 劳动力充足,生产规模小
某旅游爱好者在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旅行,下图为他面向正北方向拍摄的日落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拍摄时的北京时间最可能是
A. 4月19日19时 B. 6月22日22时 C. 10月20日20时 D. 12月22日22时
【2】在图示附近最不可能欣赏到的景观是
A. 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 B. 丝路古城遗迹
C. 西气东输工程设施 D. 带状绿洲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