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下图为1980-2010年中国水稻种植面积及年总产量重心迁移轨迹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980-2010年期间,我国A. 水稻种植面积重心东移速度快于北移B. 水稻产量重心向东北移动约150千米C. 季风气候区的水稻产量高于非季风区D. 北方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大于南方地区【2】2010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重心位于A. 华北平原 B. 黄土高原C. 两广丘陵 D. 长江中下游平原【3】造成图示水稻种植面积及年总产量重心变动的原因可能有A. 京津冀地区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B. 川、渝山区响应环保,推进退耕还林C. 黑、吉调整耕作制度,增加水稻熟制D. 闽、粤市场广阔,扩大水稻种植规模【4】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东北平原水稻生产A. 精耕细作,单位面积年产量高 B. 市场广阔,农产品商品率高C. 小农经营,机械化水平低 D. 劳动力充足,生产规模小 答案:【答案】【1】C【2】D【3】B【4】B【解析】本题组主要通过我国水稻种植重心的变化,考察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1】读图可以看出,自1980年到2010年期间,水稻种植面积重心东移速度慢于北移速度,选项A错误;图中的比例尺可以理解为:图中同一经线上两地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约为111km,由此可以看出,产量重心向东北移动的距离约为222km,B错误;水稻集中分布在季风气候区,所以季风气候区的水稻产量高于非季风区,C正确;在图示期间,我国水稻种植的面积重心主要位于长江以南地区,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比北方更大,D错误。【2】2010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重心在30°N至31°N之间,114°E至115°E之间,大体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D正确。【3】图示期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及产量重心大体由西南向东北移动,表明我国南方地区水稻产量比重下降,可能原因是川渝山区为了响应环保推进退耕还林,水稻面积及总产量减少导致,B正确;图中水稻种植面积及产量重心的变动与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升关系不大,A错误;耕作制度由热量条件决定,不易受人为改变,C错误;广东地区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较快,导致水稻种植规模减小,D错误。【4】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但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较高,农产品商品率高,市场广阔,B正确,A、C、D错误。对于农业优势区位条件的分析,自然方面侧重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且要注意因地制宜,具体分析;社会经济方面侧重于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水平、种植历史、工业基础、饮食偏好等
地理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