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政治

近日,新华网以“我们的来时路”为主题,展示了历时15年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该工程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自此,悠久的文明传承,不再仅仅是史书中泛黄的记忆。材料体现(    )

①考古资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②中华文化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③考古资料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方言保护计划是科大讯飞“AI+公益”计划的一部分,由讯飞输入法发起,联合中国声谷打造致力于长期保护和留存方言的公益活动。据此,完成问题。
  1. (1) 一口普通话走天下;一回到家,说起方言格外亲切。目前,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方言日渐式微,承载的地方传统文化也面临生存危机,因此濒危语言的保护上升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社会问题。注重方言传承是因为其(    )

    ①特色鲜明,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②相对稳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③魅力独特,是不同地区交流的工具④丰富多彩,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 (2) 方言保护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讯飞输入法发起“方言发音人招募”公益行动,与地方政府、广播电视融媒体开展深度合作;同时在线上发布“方言保护”APP及“我AI说方言”微信小程序,卷入海量受众助力方言留存。讯飞输入法的做法表明(    )

    ①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②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文化传承必须依靠群众并发挥主体作用

    ④科技助推方言留存为世界留下多彩乡音

    A . ③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②
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这一调整体现了:(    )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的循环过程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灰犀牛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见它在远处,却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定会让你猝不及防,这是学者米歇尔•渥克在其专著中谈及的“灰犀牛”现象。由此衍生的“灰犀牛事件”是指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它不是随机突发的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事件。预防“灰犀牛事件”的发生,必须(   )

①未雨绸缪,正确把握好风险产生的因果联系

②高瞻远瞩,具体分析并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

③利取其重,着重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④迎难而上,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挫折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某些金融机构出于利益考虑掩盖不良贷款,增加了金融风险。为此我国监管部门加大了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力度。2019年前三个季度,监管部门处置不良贷款约1. 4万亿元,同比增加1765亿元;银保监会系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912件,罚没金额7. 75亿元。这表明(   )

①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会导致金融市场失序
②市场对金融资源的自发调节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③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需要运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
④把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是避免不良贷款的治本之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钟南山院士身先士卒,其抗疫建议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中国战胜疫情作出巨大贡献,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美国公共卫生专家福奇,对美国政府提出合理抗疫建议,却被总统斥为“灾难”。抗疫专家的不同境遇折射出(   )

①立场不同影响着人们价值判断与选择②人生价值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③正确价值选择是正确价值判断的基础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没有正确的判断标准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近些年,我国电视剧产业兴起了由耽美文化衍生出的“卖腐”热潮,吸引观众对剧中男主组合以获得高收视率,对青少年性别身份的认同产生不良影响。对此,政府应该(    ) 
A .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B . 崇尚科学,移风易俗 C . 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D . 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漫画《“突击式”脱贫》主要讽刺了:(   )

①脱离客观实际的形式主义现象            ②违背客观规律的急功冒进现象

③否认规律能改变的现象                  ④夸大客观条件制约作用的现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有经济学家指出:“没有以公有制为主体,中国的国体必然动摇。”下列有关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其主体地位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④要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资本必须控制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某市人大常委会向市民公开征集未来5年立法项目建议草案,10天内共收到市民意见2081件次,其中立法建议221件,60%以上的市民建议被采纳。这说明(    )

①某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活动中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活动中有必要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

③地方人大常委会具有制定地方法规的权力

④人民群众在立法活动中享有提案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根据国务院第36次常务会议精神,为了进一步发挥家电下乡政策在扩大内需特别是农村消费中的作用,国务院决定尽快在全国推广家电下乡工作。

200921日起,家电下乡在原来14个省市的基础上,开始向全国推广,产品也从过去的四个增到八个,除了之前推出的彩电.冰箱.手机.洗衣机之外,本次家电下乡又新增了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和空调。它们和彩电等产品同样享受国家13%的补贴。

据商务部和财政部预测,2008年财政补贴家电下乡资金将达到104亿元,累计拉动消费9200亿元。

1)材料体现了国家哪一种宏观调控手段

2)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实施家电下乡政策的积极意义

3)请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提一些其他的建议(至少二条)

 

 

20156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江西省省级行政权力清单,明确不属于清单列举范围内的职能和权限,行政机关不得为之。这有利于

A.弱化管理功能,强化服务意识      B.规范政府行为,建设法制政府

C.加强制度约束,根除腐败土壤      D.坚持依法执政,树立政府权威

上学贵、看病贵、住房贵、就业难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四大民生问题。如何解决好民生问题?几位网友通过“民生热线”就此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甲:子女升学是涉及每个家庭的民生大事,政府应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乙:就业是民生之本,如果教育的发展不能解决就业问题,那么在教育上的投入也无多大意义。

丙: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该把一切民生问题统统管起来。

1)运用政治学有关知识对丙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2)假如你参与了上述讨论,请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就解决民生问题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01574日,在德国波恩举行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湖南永顺老司城 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产,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8个世界遗产项目。中国土司遗产

①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A.①③          B.②④               C. ②③         D.①④

 有的干部私下坦言:现在是“当干部最不舒服的时期”。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制度刚性约束。下列与此一致的是

    当官之法,惟日清、日勤        ②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律己以廉

    ③画地为牢缩手缩脚              ④把权力装进笼子里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财税体制、城乡体制、对外经济体制等。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意义在于(   )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改变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宏观调控,最大限度发挥政府对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

全面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避免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012年11月9日,国务院纠风办调研组在忻州举办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座谈会。调研组要求,站在群众立场,维护群众利益,紧紧抓住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评议机制,深入推进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提升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民主评议活动有利于(  )

①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    ②加强对国家权力机关的制约和监督 

③提高行政水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④促进政府认真履行职能,依法行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发展的观点    C.联系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我国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后的一年里,将原征收营业税的近1600万户企业纳税人、1000万自然人的纳税人和超过2万元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减税6800亿元。营改增后,纳税人为应对营改增所带来的税务风险,更倾向于选择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许多企业重新选择和确定总体、长远目标,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作增加固定投资、加大技术投入,治疗企业长期以来内部管理粗放化、财务核算不规范等顽疾,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增值税及其作用的角度,说明营改增能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原因。
(2)分析营改增对企业经营与发展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