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政治

哲学史上存在着“两个对子”。下列选项能正确体现“两个对子”的是(    )

①我思故我在——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②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是观念的集合

③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古今异俗,新故异——天不变,道亦不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随着新的生育高峰到来以及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政行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在南京一家互联网+家政企业的50多个月嫂中,一半左右都是高校护理专业或营养专业的毕业生。这表明:(   )
A .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 .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C . 新的消费热点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D . 新的消费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奴隶社会, 奴隶主只把奴隶当成个人财产, 像牲畜一样在市场出售。 但是, 恩格斯却说: “没有奴隶制, 就没有古希腊城邦, 就没有古希腊的艺术和科学……” 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历史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是(    )
A . 生产力是否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       B . 受多种因素影响, 各国发展道路不唯一 C . 是否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论的具体要求     D . 新的生产关系是否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015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因票面正面增加金色数字“100”,而被网友称作“土豪金版人民币”。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版百元钞票的发行,一方面是基于公众识别和机器读取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基于反假货币形势需要。新版百元钞采用先进的防伪技术,明显提升了整体防伪性能,堪称“安全纸币”,有助金融秩序稳定,更与国际水平接轨。从哲学上看(    )

①防伪技术的提升产生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在绝对不相容的新旧防伪技术中思维

③科技创新对经济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④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了新的联系

A . ②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国际科技信息委员会夏季大会在北京召开时,与会专家指出,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式,除了这一重要方式,目前在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还有(    )

①提高劳动者素质,重视人才的培养

②大力推动技进步和创新

③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

④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D国人民院选举中,执政的人民党获得352个席位,赢得大选胜利,最大反对党仅获得52席。按照该国法定程序,总统将正式任命新总理,同时总理提名新一届联邦政府内阁成员。由此可知,该国(    )

①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     ②总统是“虚位”国家元首

③政党制度一定是两党制     ④国体是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下列属于企业的是(    )
A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B . 中国消费者协会 C .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 D .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为拓宽监督渠道、鼓励实名举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纪委、监察部公布信访举报流程;各大网媒开设“举报监督专区”,以引导公众理性参与反腐。这些举措为公众政治参与提供的方式是(    )

①监督听证会    
②信访制度   
③舆论监督制度    
④民主评议会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波兰《人民论坛报》社论:这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阵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伟大事件。据此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世界意义是( )
A . 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 . 从此揭开了中国伟大复兴历史新篇章 C . 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一位北宋文人在杜甫诗集中发现,《送蔡都尉》诗中“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少了一个字。于是,他和朋友们探讨到底是什么字。有人说是“疾”,有人说是“落”字,又有人说是“起”“下”“度”等,各有理由,又都不能获得大家的肯定。后来,确证原诗为“身轻一鸟过”,都佩服杜甫炼字精妙,把鸟疾飞而过的形态描绘得栩栩如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选用何字为妙,是一个客观事实,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②猜测杜诗用字,要考虑语词的音韵,也要考虑概念的内涵

③众人猜测不准,是因为他们没有遵守逻辑推理的基本规则

④诗歌铸词炼字,需要发挥意识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发生后,7月27日凌晨甘肃陇南文县再次遭遇4.5级地震,同日凌晨甘肃天水因暴雨洪灾发生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迅速组织抢险救灾,排查灾情,转移安置群众。其中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是( )

A . 中国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B . 中国认真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 . 我国政府以人为本,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D . 中国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在外出旅游活动中,不分人的乱丢垃圾、乱序吵闹、随意破坏文物古迹、不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等,被戏称为“中国式旅游”,不文明行为备受指责,且损坏了中国形象。这警示我们要(    )
A . 珍惜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B . 尊重他人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C . 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D . 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即用政府减权限权和监管改革,换来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释放。当前,“放管服”作为政府管理经济社会方式的创新和革命,助推着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深入。下列对政府“放管服”改革的作用发挥理解正确的是

①转变职能→取消行政审批→放宽市场准入→降低经营成本

②简政放权→理顺政企关系→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③放管结合→创新监管体制→规范市场秩序→实现有序发展

④优化服务→提供经营便利→确保企业盈利→夯实经济根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材料:200410月,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年在中国各地开幕。中法文化年是中法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两大文明展开对话与加深理解的文化盛事。中法建交40年的历史证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不同的国家不仅完全可以和平共处、平等交往,而且能够互相借鉴、互利互赢。

1)运用对立统一思想说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不同的国家不仅完全可以和平共处、平等交往,而且能够互相借鉴、互利互赢

2)中法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在当今世界上,发展中法关系是两国的特殊责任,中法关系的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请从整体与部分关系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2013年10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关门。2013年9月20日开始至30日晚间,在共和党内“茶党”等保守势力的强烈要求下,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至少三次提出不同版本的临时拨款议案,这些议案都与阻挠奥巴马力推的美国医疗保险改革实施内容相捆绑,但都没有得到民主党掌握的参议院的通过,最终导致联邦政府预算至今没有着落。这就是美国所谓的“财政悬崖”, 财政悬崖是指美国国会两党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同时出现税收增加与开支减少局面,使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萎缩。有评论认为,“财政悬崖”危机暴露出的日益严重的决策低效问题,将从中长期降低美国模式的吸引力和对美国经济的信心。

(1)请指出“财政悬崖”危机暴露出的影响美国决策效率的政治制度。(3分)

(2)如果以“透过‘财政悬崖’危机看美国政治制度”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请你列出主要观点。(9分)

说过:“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下列说法与的观点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打柴问樵夫,渡船问艄公             

B.学以致用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都是真理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有人因为使用手机成瘾,让手机变成了“手雷”,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对此,我们应该

①正视手机控制社会的事实     ②适度使用,防止矛盾的转化

③辩证否定手机功能的拓展     ④创新科技,消除人性的弱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李师傅不满当地政府拆迁征地的做法,想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意见,但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你建议他可以选择( 

①社会听证制度                             ②信访举报制度

③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④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在正常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组之间的关系符合下图的是

①本币升值与该国商品出口总量

②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

④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替代商品需求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国家某次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的决定。这次会议的主体最有可能是                   

A.人民法院         B.中国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