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由于“新和谐村”并不是真正与世界隔绝的,加入这个公社的人来自各个地方,抱有各自的目的,追求不同的利益,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这样,入社的社会上层分子和普通劳动者之间很快产生了矛盾,加上宗教信仰不同和民族的偏见,使这个公社远不像欧文预想的那么“和谐”。……同时,按照欧文的理论,公社经济活动的目的,只是满足公社社员的需要,因此,“新和谐村”不仅没有积累,而且消费超过了生产。
材料二 社会经济领域内实行的最有意义的改革措施,便是在4月16日颁布的关于把从巴黎逃亡的工厂主所抛弃下来的工业企业转交工人生产合作社的法令。5月3日,罗浮尔军械厂的工人根据公社的指示,制定了该厂管理章程。它规定:工长以上各级领导由工人民主选举产生。
材料三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总结了经验并作了艰苦的理论探索,给无产阶级锻造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材料一 他(马克思)撰写《法兰西内战》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未来的革命者,在这方面,他是成功的。但是当巴黎公社正在进行的时候,他却保持了沉默。在19世纪60年代,他为长远的目标而工作,但对那些短期目标仍保持温和态度……他未曾期盼这些运动成为“马克思主义运动”。马克思若真有此想法,他就无异于乌托邦主义者,因为除了在德国和为数不多的旧时移民中,马克思并没有什么真正的追随者。他既不期望资本主义立即崩溃,也不期望资本主义面临马上被推翻的危险。他只希望迈出组织群众大军的第一步,若能赢得这第一步,他就能和地位牢固的敌人展开长期斗争。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1848—1875)》
材料二 第二国际时期,社会主义思想变成为群众运动。与以不稳定的个人会员组织为基础的第一国际不同,第二国际在成立后的几年内就建筑在有组织的群众性政党的基础上。随着第二国际的成立,开始了作为群众运动的社会主义史。
——尤利乌斯·布劳恩塔尔《国际史》
材料 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走向成熟,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古典经济学家研究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和规律,提出了“自由放任”的改策主张,亚当·斯密把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看作是和谐的“自然秩序”,认为商业关系也如同自然界一样,是可以用有秩序的无秩序未解释的东西,过家只需充当自由竞争市场的“守夜人”即可。李嘉图提出和建立了劳动价值说,并不同程度地论述了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对于英国古典经济学,马克思给子很客观的评价,称之为“批判的政治经济学家”。但是,马克思认为工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所剥削。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解决的办法只有实行计划经济。
——摘编自高静波《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回顾》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史实, 就材料任意一点或整体,提出一个观点,并就所提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不能重复材料中的结论,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