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书籍·阅读·进步。阅读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政府把出版书籍看作是振兴文教和巩固统治、宣扬国力的一项措施。国子监是全国最高学府,刊印书籍质量精良,不以营利为目的,只收墨工本费。宋朝还有大量民间书坊和书店,出版的书籍种类多,数量大,但因节约成本,质量不如政府所印。
——摘编自潘吉呈《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材料二
思想内涵:人文士义
相关事件:文艺复兴
材料三晚清时期翻译西方各类书籍比例如下:
时间
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等)
应用科学(医学、机器制造等)
其他
1860-1899年
22.1%
40.5%
37.3%
1902-1904年
61.02%
10.55%
28.43%
——摘编自熊月之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1)
根据材料一,归纳宋朝书籍出版的特点。
(2)
从材料二的书籍中任选其一(《神曲》除外),概括传籍的思想内涵并指出相关的历史事件。
示例:书籍:《神曲》
(3)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900年前后翻译书籍变化的原因。
答案: 宋朝政府把出版书籍看作是振兴文教和巩固统治、宣扬国力的一项措施,这说明政府支持;国子监刊印书籍质量精良,民间书坊节约成本,这说明政府印制书籍质量好于民间刻印。
①书籍:《遗书》 思想内涵: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相关事件:启蒙运动(或法国大革命) ②书籍:《汤姆叔叔的小屋》思想内涵:反对美国黑人奴隶制度 相关事件: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
①1900年前翻译西方书籍侧重于应用科学,原因是洋务运动时,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所以着重翻译西方的科技类著作。 ②1900年后翻译西方书籍侧重于社会科学,原因是戊戌变法提出政治制度上自上而下的变革,所以西方社会科学类的著作译本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