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通过发展一支能管理全国的精干的官僚队伍,来巩固帝国政权……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着重强调儒家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如法律、教学和政治时事等。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人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根据新的人才标准,洋务运动时期兴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具体见下表。 类别 年份 学堂名称 地点 创办人 外语学堂 1862 京师同文馆 北京 奕䜣 1863 上海广方言馆 上海 李鸿章 军事学堂 1887 广州陆师学堂 广州 张之洞 1890 南洋水师学堂 南京 曾国荃 技术学堂 1867 福州船政学堂 福州 左宗棠 1887 台湾西学堂 台湾 刘铭传 ——摘编自王哲《近代中国职业教有的兴起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三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5年,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因此,从1978年到1992年,我国教师总数由899.4万人增加到1036.7万人,高校毕业生由16.5万人增加到60.4万人,科技人员总数1978年435.68万人,到1992年,仅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就上升到1759.7万。图书馆由1218个增加到2558个,县级文化馆由2748个增加为2900个;1979~1998年获国家发明奖290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297项;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24.1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26651.9亿元。 ——摘编自罗洪铁等《邓小平人才思想研究》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选官制度的特点以及积极作用。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时期新式学堂创办的局限性的表现。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才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影响。 答案: 特点:由最初综合性的考试发展为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强调儒家经典;选官范围广;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富人家庭。 积极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打破世袭贵族特权的垄断;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选拔了有用之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欧洲行政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有利于封建统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表现:局限于培养近代科技、翻译和军事人才;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实施者主要为洋务派官僚。 成就: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各类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 影响:促进了科技,文化事业的兴盛。经济建设成效显著,综合国力得到增强;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