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除了儒释道为主的文化精神和人伦思想这个文化传承的灵魂和基础,作为“开物成务”的文化外在表现形态也是丰富多彩,让人目不暇接。从姓氏到汉字,从天文、节气、历法到农、算、地理,从中医药到中华武术与体育养生,从“生、冠、婚、丧”等人生礼仪到民族传统节日,从茶、酒、烹调到衣冠服饰,从诗词歌赋等各种文学作品到书法、雕饰、戏曲、绘画、音乐、楹联等种种艺术,这一项项都蕴含着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丰富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继承,并将之传递下去。
为了增强文化自觉,让民众真正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文化思想和文化遗产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群众的文化生活之中。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致力于“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选择某领域内术业专攻的专家或名家,以“故事化讲述”“影像化呈现”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这一载体,生动形象地向广大民众宣讲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节日庆典等活动,也是传统文化传承、传播、转化的有效方式。在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的联欢活动中,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民族声乐和歌曲,带有独特的华夏文化气息的舞龙舞狮表演、红绸腰鼓表演等,展现了五十六个民族齐聚一堂,欢欣鼓舞,为新中国庆生的喜庆祥和的场景。
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一个重要路径就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提炼题材,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当代中国文艺创作的灵感和源泉,来自民间文学的想象与艺术灵感让人们言说不尽。现代动漫取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母题元素,并加以创造性发挥,用超现实的手法、现代的光影技术,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化资源获得了广泛的传播。今年取得巨大票房实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从古老神话传说中获得母题与创作灵感的,这部3D动漫电影的成功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在当今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要在文学影视等艺术创作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融合,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并进行整合加工,以此转化为诗歌、小说、歌舞、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电视、动漫和游戏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和当代表达,打造出既反映时代特色又涵养人们心灵的文艺精品。同时,要积极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创作工程,创作推出一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中国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要对旨在保护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文艺作品进一步加大扶持资助力度,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对弘扬和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等重点选题范围内的作品给予资金扶持,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艺术创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摘编自佟金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态具有纷繁复杂的特点,而儒释道三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所在。
B . 在重大节日庆典等活动中,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这可以让我们能更直观地去感受传统文化。
C . 要做到中华传统文化有效传承,我们只有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提炼题材,以获得灵感。
D . 文学影视汲取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也使得其艺术形式和当代表达呈现多样化的形式特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运用“总-分”结构,论证如何利用好中国传统文化并加以传承、创新的问题,观点鲜明。
B . 文章把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加以对比,以此论证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途径。
C . 文章第四段从两个维度,阐述了文艺作品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的具体方法,很有现实针对性。
D . 文章运用多项事例论证,论述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生、冠、婚、丧”本来是人生中的四大重要事项,现在却已经完全成为人们聚众吃喝和送礼的由头。
B .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文化传承融入到群众的文化生活之中,这有助于让民众了解中华的传统文化。
C . 3D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取材于古老神话传说,票房实绩证明,影视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
D . 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扶持资助力度,这能为中国传统文化题材文艺作品的艺术创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答案: B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