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这会儿,细雨纷纷,斜风裹挟着清凉向我扑过来,令我_________。恍惚间,这气势,将我引向那个久远的大宋时代。很显然,我想到了_________、官运不济的滕子京,这位仕途屡遭排挤的士大夫。庆历四年春,他赴任巴陵郡(今岳阳一带)知州时,勤政为民,用不到两年时间,巴陵郡被他治理得_________,百姓安居乐业。他筹集资金重修岳阳楼,大楼落成之时,感慨万千,激动地泪水夺眶而出,仰天长叹,连发数十声,那是何等悲怆、震撼人心?这个时代的声音,个人命运、家国情怀、民生疾苦,他单薄的身躯,喷薄而出。他千里修书,请时任苏州郡守的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一篇《岳阳楼记》,忽如一股强劲的湖风漫过来 , 于浑然不觉中,岳阳楼、滕子京从此_________。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躲闪不及 命运不公 风调雨顺 声名鹊起
B . 躲闪不及 命途多舛 政通人和 声名鹊起
C . 防不胜防 命途多舛 风调雨顺 飞黄腾达
D . 防不胜防 命运不公 政通人和 飞黄腾达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个时代的声音,个人命运、家国情怀、民生疾苦,他单薄的身躯,喷薄而出。
B . 这个时间的声音,个人命运、家国情怀民生疾苦自他单薄的身躯中,喷薄而出。
C . 这个时间的声音,个人命运、家国情怀、民生疾苦,他单薄的身躯,喷薄而出。
D . 这是一个时代的声音,个人命运、家国情怀、民生疾苦自他单薄的身躯中,喷薄而出。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 B
D
把《岳阳楼记》的影响比作“强劲的湖风”,二者都看不见摸不着,但都能让人感受得到,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比喻,把《岳阳楼记》一文的影响这种抽象东西变得具体可感,形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