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从事工商)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妻子收为官家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汉高祖)认为秦亡的原因之一是不分封子弟,孤立无援,故而又重新分封了自己的若干兄弟子侄为同姓王。……诸侯王在自己王国内拥有较大权力,可自行任命大部分官员并征收赋税,大者地跨数郡,其总地盘超出汉朝廷直辖郡县。
材料三: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此举没有像削藩那样招致反抗,效果异曲同工,“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四: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而一切改从汉制……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
——《中国历史讲义》
材料五:唐朝对少数民族实行一视同仁的态度,允许少数民族学习华夏文化,在朝为官,甚至招募少数民族军队。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开明。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
(1)
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回答,刘邦的措施使后来的中央政府面临怎样的威胁,及汉武帝时解决这一威胁的措施。
(3)
据材料四,归纳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4)
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介绍唐为稳定周边统治都做了哪些措施。
答案: 措施:按军功授爵位;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影响:使秦国富国强兵,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威胁:地方(诸侯)权力过大,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解决: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迁都洛阳、改汉姓、说汉话、穿汉服等。
战争(灭东、西突厥);设置行政机构(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联姻(文成公主入藏);会盟(唐与吐蕃会盟);册封(册封渤海郡王、怀仁可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