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劳工神圣 材料 一战期间,14万中国劳工“以工代兵”奔赴欧洲战场,国内外报刊纷纷报道并刊载多幅图片。1918年蔡元培在庆祝欧战胜利的集会上喊出“劳工神圣”的口号,《新青年》迅即以《劳工神圣》的标题刊出讲演。1917-1918年间,德奥、俄国、日本等多国发生罢工运动。至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城市手工业工人和店员约1400万人,一战期间全国性罢工108次。一些知识分子,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来解释劳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走近劳工的实践中知识界不断思考如何让劳工神圣起来。李大钊指出“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劳工要做世界的主人,必须在政治上赢得更多的权利。1922年-1923年,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全国发生大小罢工2100余次,参加人数达到30万人次。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对“劳工神圣”的认知和实践。 答案:华工在一战中的积极作为引发国内社会各界开始重视劳工和劳工问题,提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一战激化了资本主义列强的国内矛盾、工人运动风起云涌;俄国十月革命显示出工人阶级的力量;从国内看,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进工人阶级迅速壮大,工人运动发展,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新文化运动后期,先进知识分子将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应用于分析中国问题,对劳工神圣的认知更加的深刻。李大钊等人逐渐认识到劳动者地位的重要,要求赋予工人新的历史使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中国工人运动出现第一次高潮。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劳工神圣”的认知和实践的过程,即是中国无产阶级逐步发展、影响力日益增强的过程,也是中国民主革命不断深入,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