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南水北调是我国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骨干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坚持全国一盘棋,地方服从中央,从中央层面统筹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情势,兼顾各有关地区和行业需求,统筹做好资金、用地、移民安置等工作,做到工程综合效益最大化。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源涵养,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水资源保护,持续抓好输水沿线区和受水区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遵循规律,研判把握水资源长远供求趋势、区域分布,审慎论证方案,科学确定工程规模和总体布局,精确精准调水,决不能逾越生态安全的底线,要实现人水和谐。东线、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建成通水以来,已累计调水400多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1.2亿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结合材料,运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科学性。
(2)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要实现人水和谐,启示我们如何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答案: 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求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坚持全国一盘棋,从中央统筹四大流域水资源情势,兼顾各有关地区和行业需求,统筹做好资金、用地、移民安置等工作,实现了工程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理想效果。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会影响整体,要求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源涵养,加强沿线水资源保护,持续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了南水北调的科学实施。
要实现人水和谐,应尊重客观规律,这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坚持遵循规律,研判把握水资源长远供求趋势、区域分布,决不能逾越生态安全的底线。 要实现人水和谐,应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审慎论证方案,科学确定工程规模和总体布局,精确精准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