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读一读,写一写。材料一 据马士罗举的《大事年表》记载,从1655年到1816年的161年里,西方的使节抵达北京,要求通商、传教不下十数次。他们是真正的叩关使者。虽然当他们离开紫禁城的时候,带走的多半是深深的失望,但新的使者又会带着新的希望再一次漂洋过海而来。材料二 乾隆有诗云:“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材料三 马戛尔尼说:“吾实未见中国禁止外人在北方各埠贸易之规定明文。其所云云,不过华人欲掩其真正动机,而不欲宣诸口者。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有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经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1)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方和中国怎样的对外政策。
(2)
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清朝统治者实行这样的对外政策的原因。
(3)
综合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学这段历史的感悟。
答案: 西方采取对外开放,积极进取的政策,
中国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为了维护皇帝的威权,防止西方的外来影响,抵制西方殖民侵略。
如:开拓进取的民族才有生机。(本题为开放性设问,学生回答符合题意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