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华民族一面英勇反抗外国侵略,一面在思考“中国走向何处”的问题上开始了艰辛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圆明园残垣断壁图2: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图3:八打一 材料二: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三:下面为1898年6月16日光绪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摘自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四夷交迫,分割存至,覆亡无日。 帝:今日诚非变法不可。 康:所谓变法者,须自法律制度先后改定,乃谓之变法。今所言变(设邮局、开矿山,发展近代工商业)者,是变事耳,非变法也。
(1)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图片,分别说出其所指战争及其相关不平等条约。
(2)
材料二中“学习外国利器”表明李鸿章属于哪一领导阶级?从该事件的结果角度反驳李鸿章的观点。
(3)
材料三中的对话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时期?康有为认为“变事”与“变法”直接有着什么本质区别?
答案: 图1: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图2: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图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地主阶级洋务派;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区别:“变事”强调从技术层面去变革(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变法”强调从政治制度方面去变革(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