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词是作者被贬黄州时所写,词人政治上遭受挫折。因而在文中流露出沉重、苦闷的情绪,但词的最后一句却表现了他的超脱与旷达。 B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绘形、绘声、绘色,从不同角度描写赤壁的壮丽景色,仿佛把读者带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C . 词的上阕重在写景,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紧缩在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身上:下阕词人集中腕力从正面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并抒发感慨。 D . 本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境界宏大,写尽了赤壁的雄奇和周瑜的风采,表现了词作的豪放风格。 (2) 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如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真可谓“一时多少豪杰”!在众多英雄中,作者为什么选择周瑜作为咏诵的对象? 答案: C 周瑜是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七岁,被贬黄州。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词人立足万里长江岸上,面对着古战场,倾慕周瑜伟业,慨叹自己一事无成,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可得,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
语文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