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交流和交往推动文明的发展。材料一:在古代中西交往的商路上,不断有中外古币重见天日。图12为出土的两枚钱币:宋朝“崇宁通宝”铜钱(崇宁:宋徽宗年号,钱文为宋徽宗亲笔)和大食国(中国古代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金币,金币中心钱文为:“安拉之外别无他神”。材料二:表2近代中国留学热潮简表出现时间留学国家概况1872年~1875年美国多数从事工矿、铁路、教育、电报事业,如詹天佑、唐国安(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等1896年~1911年日本多数学习政法、军事、师范教育等专业,如宋教仁、陈独秀、李四光等1922年~1934年苏联培养了邓小平、刘伯承等一批共产党人1944年~1949年美国著名的有邓稼先、杨振宁等一批科学家材料三:16世纪,全球范围内的国家交往开始。西班牙在美洲开拓殖民地,进行殖民掠夺。17世纪,荷兰采取占领沿海据点进行贸易交流的方式与亚非国家交往。18世纪法国掀起启蒙运动,北美、欧洲一些国家受其影响建立起新的政治制度。英国开展工业革命,扩大了欧美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使其在跟亚非国家交往时方式转变为全面侵略。 19世纪英、法等国进一步利用不平等条约取得的特权,进行商品和资本输出。1869年日本提出修约要求,至1910年收回全部主权。一战后中国提出废除部分不平等条约要求被拒绝,二战期间中国与列强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皆告废止。 1945年美、苏、中、土等国签署《联合国宪章》,宣告联合国成立。1962年亚、非、拉美主要产油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采取共同行动反对西方国家对产油国的剥削和掠夺。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1年中国加入,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
(1)
阅读图文材料,概括两种货币的不同点。
(2)
分別说明四次留学热潮出现的国内背景,并总述留学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贡献。
(3)
依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史实,对该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 材质:宋朝货币为铜质铸币,大食货币为贵金属货币;形制:宋朝货币为圆形方孔钱,大食货币为圆形无孔;钱文:宋朝货币以年号为主,大食货币以宗教语言为主;文化:中国钱币反映皇权至上和世俗性的特点,大食钱币体现阿拉伯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宗教特色。
国内背景: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急需科技等方面的人才。19世纪90年代,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向日本学习以挽救,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学习。抗战胜利前后,中美两国关系密切,向美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贡献:学习了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政治理念、文化教育思想等,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