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开放到封闭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绵延数千里的漫长古道——丝绸之路贯穿欧亚大陆,成为中外交往的见证。到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进入繁盛时期。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1)
材料一概述了哪些朝代对外交往的情况?这些朝代的对外交往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2)
用史实说明“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进入繁盛时期”。(两项)
(3)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郑和下西洋有哪些历史意义?
(4)
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5)
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汉朝、唐朝、明朝;共同作用: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史实说明:玄奘西行印度、鉴真东渡日本、日本的遣唐使。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消极影响: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或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导致近代中国落后,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
启示:开放国兴,闭关国衰;我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