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创作,我国影视业迎来主旋律创作的新高潮,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引领时代审美风尚,做出积极重要的贡献。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都有相对突出的矛盾。艺术来源于生活,优秀的文艺作品以社会现实为基础。主旋律影视创作,首先要认识好和把握好中国社会当前发展的主要矛盾,将其作为开掘题材、塑造角色、传递价值的依据,提升作品的厚度,深度与温度。 历史题材电影《林则徐》深刻把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根本矛盾。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展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故事,依据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从电影《老井》、电视剧《乔厂长上任记》再到电视剧《大江大河》,都能看到剧情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是相契合的。不同社会形态有不同的主要矛盾,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主要矛盾也是变化的。我们在影视创作中一直强调“思想精深”,要求主旋律创作准确把握,生动再现社会主要矛盾,并随着社会变化发展而不断创新。主旋律创作不是“经验化”的课题,而是实践化的课题,只有不断谱写新乐章,才能与时代同步伐。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主旋律影视创作应该坚持以人民群众这个历史主体为主角。从作品接受的角度看,观众对影视剧中角色身世和身份的认同感,是影响作品接受效果的重要因素。从影视作品产生的社会效果来看,角色与观众的身份交集越大,人物对观众的“示范”作用越强,作品的传播力也就越大,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怀,是新时代主旋律影视创作突出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创作观。近年取得双赢效益的电视剧,如《马向阳下乡记》《绝命后卫师》《鸡毛飞上天》《大江大河》《父母爱情》等,都是从塑造普通人角色开始,讲述普通人成长与成熟的故事。《绝命后卫师》中红34师师长陈树湘在战壕的时间比在指挥部多,更像个战士;《鸡毛飞上天》里的陈江河、骆玉珠;《大江大河》里的宋运辉、雷东宝和杨巡,也都是乡下人出身。主旋律影视创作由“高大上”转变为“小正大”,转变的是风格,而不是内涵,宏大叙事并没有退场,而是转场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注重“微”“小”的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仅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还要塑造好人民群众形象,呈现好老百姓的时代新生活。 新时代如何创作出中华民族的新史诗,从影视大国到影视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创作者理应树立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追求主旋律创作,把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精彩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 (摘编自赵彤《在守正创新中再上新台阶》)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认识,把握好中国社会当前发展的主要矛盾,就能够创作出优秀、精彩的影视作品。 B . 拍摄《老井》《乔厂长上任记》和《父母爱情》等影视作品,是为了表现社会主要矛盾。 C . 影视作品中主要角色身份地位越低,与观众的身份交集越大,产生的社会效果越好。 D . 中国传统哲学注重“小”的力量,影视创作由“高大上”转为“小正大”非常有必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论证既有对影视业发展成就的肯定,也有对当下创作存在问题的建议与指导。 B . 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如第四段列举了《马向阳下乡记》等作品的例子。 C . 文章引用《老子》的语句,论证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注重“微”“小”的力量。 D . 文章末段总结全文,强调新时代创作者的使命与责任,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主旋律影视作品,能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引领时代审美风尚,做出积极的贡献。 B . 影视作品创作不仅要准确把握主旋律,而且要随着社会变化发展不断进行创新,绝不能简单地复制,经验化地照搬。 C . 新时代主旋律影视创作只要突出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不断迎合、满足人民群众的欣赏口味,就能取得双赢效益。 D . 深人生活,扎根人民,塑造好人民群众形象,呈现好老百姓的时代新生活,利于影视创作在守正创新中再上新台阶。 答案: D A C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