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围绕鉴湖的变迁,某校九(1)班同学搜集了以下资料,进行探究活动,邀你参与。 东汉鉴湖(东湖和西湖)示意图(《绍兴市志》) 南宋以后山会水系示意图(《吴越文化论丛》)     1011年,会稽、山阴人口共37876户,20-59岁男子共39385人;1201年,会稽、山阴人口共72058户,20-59岁男子共88008人,(摘自《会稽志》)     1119年-1125年,王仲嶷担任会稽太守,围湖造田约130平方公里,宋高宗南渡后,政府承认即湖造田的合法性,并以政府的力量推动,鉴湖周回(围)358里全部填平。(摘编自赵冈、陈钟毅《中国农业经济史》)     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与南宋时期(1127年-1276年)比较,鉴湖地区水灾与旱突分别增加4倍和11倍。(摘编自周魁一《古鉴湖的兴废及其历史教训》) (1) 【寻根】东汉时期,为抵御频发的水旱灾害,动员民众开筑鉴湖的太守是谁? (2) 【问因】古代绍兴水旱灾害频发的气候原因是什么?联系上述图文,说明鉴湖建成对抵御水旱灾害的作用。 (3) 【明理】综合上述图文,请你总结出鉴湖流域变迁中的一个历史教训,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事理结合、逻辑严密) 答案: 马臻 此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发生水旱灾害;鉴湖的建成能起到蓄水、灌溉和排涝的功能,从而提高了抗灾能力。 示例:区域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口的快速增长、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北宋以来,绍兴鉴湖流域人口快速增长,耕地需求增加,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变小,蓄洪能力和供水能力降低,使水旱灾害频发,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只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法治 试题推荐